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赵祖轩
从警15年来,广宁县公安局网络警察和信息通信大队大队长黄盛华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作为职责使命,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扬个人业务之“长”补单位信息技术之“短”,带领团队披荆斩棘,以“赶考”心态走出一条山区县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实践创新之道,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精神践行着入党时的庄严誓词。
专注科研创新 让公安工作如虎添翼
2004年9月,黄盛华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安工作,在广宁县公安局从事网络信息化管理业务。在工作中他深受身边党员民警的影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8年6月被党组织吸引收为党员。
当上网络警察一段时间后,该县摩托车被盗案件高发的现象引起了黄盛华注意。他发现此类案件在当地平均每年发生1000多起,约占全县刑事发案总数的50%,基层不少警力被这一问题所羁绊,人民群众也对此意见颇多。“当时局党委在会上提出,能不能研发出一套系统,减少摩托车被盗窃案件的发生,打击盗窃分子的嚣张气焰,还群众一个平安和谐的生活氛围呢?”作为共产党员,又是一名网络警察,黄盛华感到既是使命又是责任,主动接过这个重担。
为完成这个利民又便警的系统技术创新,黄盛华带领团队到专业科技技术院校请教,向科研公司机构取经,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尝试,最终创新性研发出了“摩托车智能感知防控系统”。通过全县推广安装,广宁县摩托车被盗案件发生率下降了70%,受到了广大群众广泛赞誉,广宁县的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几年来均居全市前列。该系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国内40多家同行单位到广宁参观交流,获得第二届全省公安机关粤警创新大赛银奖,被列为向全省公安系统推广应用的优秀创新成果,成为广宁公安科技强警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些成绩让黄盛华备受鼓舞,但他没有因此满足,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科技强警之路,继续创新突破技术难关。2021年,黄盛华带领团队研发出了ETC车辆轨迹系统,为公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永葆赤诚之心 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入党以来,黄盛华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时刻以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始终不忘发挥“头雁”作用,多次组织党员民警学习疫情防控中优秀警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凝聚警心、激励斗志,继续带领大家守护一方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盛华带领网络警察和信息通信大队全体民警、警辅放弃休假,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情报研判专班,24小时全力开展云端情报收集研判、外围通道管控和社会面防控工作,用信息化手段为市县开展精准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应有之魂!”黄盛华始终牢记为民宗旨,践行服务理念,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践行使命担当 让警徽闪闪发亮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频发一直牵动着黄盛华的心,“党徽和警徽一直在提醒我,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黄盛华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网警部门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击网络犯罪,为人民群众密织了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护网。2020年,他带领网警信通大队侦破全市第一宗涉黑恶势力的裸聊案,抓获嫌疑人3名,为广宁县“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打开了局面。为打击侵犯、泄漏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他连夜奋战、深入一线,打掉犯罪团伙一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涉楼盘的各类公民信息数量1万多条,极大震慑各类网络犯罪团伙,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此外,黄盛华还精心组织策划了打击电商平台刷单行为的专项行动,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侦破了资金流水高达1.6亿元的网络水军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其事迹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由于工作出色,黄盛华和他带领的大队警员被当地群众称为“网警保护神”。黄盛华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市县各大媒体宣传报道,获“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提名奖、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等荣誉。黄盛华用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书写了一名基层党员警务人员的风采与担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