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水彩) 黄梓豪
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肇庆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深挖红色资源、创作优秀的党史题材文艺作品,成为本地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今天,“学党史、颂党恩”暨“画说西江党史”——肇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肇庆美术馆开幕,呈现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本地原创红色题材创作,肇庆文艺工作者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党史学习教育进行精品艺术创作,以百花齐放的文艺作品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歌颂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尤其是肇庆在党的历史上的足迹,传递艺术之美的正能量。这些作品承载着肇庆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生动内容。
叶挺独立团、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领村胜利、贺江激战、高要鳌头村、封开渔涝镇、封川解放、周其鉴与广宁农会、四会江头乡农会、开国少将邓兆祥、陈伯忠、邓拔奇、西江抗日青年、阅江楼、翕庐中共西江地委、德庆黄石降村、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驻地旧址、肇庆农运烈士、英雄木棉花、古湖世居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创作者围绕建党百年的大主题,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中,尤其是肇庆红色基因中汲取滋养、激发灵感,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讴歌建党百年历程,弘扬肇庆历史文化,展现肇庆新时代发展风貌,表达对党和祖国的一片深情和美好祝愿。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和艺术展示,更重要的是在“红色主题”下,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做到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并重,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并且将个人艺术特色融入时代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见证历史。艺术家在让人民群众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一次践行“艺术为人民”的思想洗礼,得到了一次艺术宗旨和艺术理念的淬炼。正如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所强调的,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肇庆文艺工作者以艺术创作传承接续革命文化的血脉,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传播革命精神,解读红色文化。
专题采写/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用心 用情 用“红色艺术”讲好肇庆故事
6月19日,肇庆美术馆内,“学党史、颂党恩”暨“画说西江党史”——肇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的布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作品凸显肇庆特色,对本土的红色景点、遗址和英雄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描绘和记录,以此照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人性之美,让观众深入体会红色传承就在身边,也更加深刻理解党魂,体味民心。
“共收到3200多件作品投稿,作品的水平超出我们的意料。此次主题创作参与的人数之最,展出作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美术书法摄影的联展也是肇庆历史上的第一次,可以说反映出了肇庆艺术的最高水平。”肇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肇庆美术馆馆长罗秋帆介绍,“这次展览我们策划了大半年的时间,在美术创作方面,我们想用美术人的方式和手法来歌颂党,歌颂党的百年路,用艺术和党史编织的方式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肇庆故事,为此艺术家们对本地党史故事、革命烈士事迹进行搜集梳理和研究,力求用更多的角度给观众带去鲜活的体验。”
据了解,在作品征集过程中,全社会广泛积极参与,纷纷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先烈奋斗故事和肇庆红色资源为题材,将对党的感恩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凝聚笔端,创作出一幅幅有感情、有温度的精美书画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一曲深情赞歌。
为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书法、美术、摄影爱好者对党的热爱之情,展示肇庆人民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和感人瞬间,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中共肇庆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主办,肇庆学院、中共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肇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肇庆美术馆承办肇庆市“学党史、颂党恩”暨“画说西江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活动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广大美术、书法、摄影爱好者和中小学生踊跃投稿。经过专家的初评和复审,从参选的3200件作品中,最终评选出418件优秀作品进行陈展。其中,美术作品199件、书法作品111件、摄影作品108件。这些作品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大气磅礴、意蕴深远。
其中,“画说西江党史——肇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得到全市各县区美术工作者的响应,共收到投稿逾200件,其中特邀作品29件。6月5日,经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和复审,共选出54件作品,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作品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创作主题,对肇庆本土的红色革命题材进行深入挖掘,用各自的艺术语言讴歌党的光辉历程,记录时代的伟大变迁、刻画人民的精神风貌。
文艺 力量 以艺术感召坚定政治信仰
红色岁月是精神的宝库、历史的宝库,肇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广大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学党史、颂党恩”“画说西江党史”活动的蓬勃开展,既是一次主题创作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艺术家通过采风用心感受和体验历史,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采风创作中得到升华,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故事,用文艺精品回馈滋养群众,讲好肇庆故事,传播肇庆声音,展现肇庆新形象。
“全市美协700多名会员总动员,根据党史办研究室提供的150多个红色题材资源,50多个景点,进行定向创作,奔赴各个县市区,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现场采风写生;每个县市区的美协组织会员对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基地进行集中创作。”罗秋帆说,为保证创作质量,市美协还在3月、4月,分别组织了两次创作草图观摩会,广泛征询意见,对投稿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按照国展标准,层层力度之下,极大地提高了肇庆美术队伍的创作水平,截至目前,已经有6幅作品进入了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展览。
用艺术传递党的故事,在此次创作过程中,也发掘了很多以往关注度相对不高的红色故事,让大家对肇庆红色历史文化更加了解,理解更深入。如解放战争时期,在封开渔涝镇广大村民踊跃参加革命,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在广信桥进行了著名的“三战渔涝”战斗,此次就有三幅反映该主题的作品入选,让这一革命事迹得到广泛传播;又如莫肇生创作的国画《黄石降》,取材于德庆县高良镇的黄石降村,它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中共绥江地委机关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二团团部、三河乡民主政府的驻地。绥贺支队曾在黄石降村召开过多次重要军事会议,为德庆及西江中游北岸地区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有绥贺地区“小延安”之称……艺术家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纵情投入于红色美术作品的创作,让百年党史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化作和煦而沛然的光辉,为实现精彩“蝶变”的奋斗历程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创作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角度的书画艺术精品,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以艺术美的形式,讴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讴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讴歌新时代,抒发爱国爱党之情,充分展现革命先烈们在艰难困苦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念的初心和不畏牺牲、抛洒热血的精神;以艺术的形式感召、团结引领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感悟真理力量、凝聚思想共识。
艺术承担着传播、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使命,在主题创作的过程中,作者自身也受到了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洗礼。水彩作品《铭记》的作者黄梓豪说:“我这次去了鼎湖红色教育基地,在采风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肇庆红色文化的丰富底蕴,在肇庆这片热土上,有无数革命先辈的汗水与热血!这也为我的作品创作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我深刻感受到,创作需要深入现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探索,才能创作出有观赏性艺术性,更有思想性的作品。”作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党史的学习,和对肇庆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铭记》以一名抗美援朝的人民志愿军老兵和勋章作为主要构成元素,融合多个场景和元素组成一个画面,直观反映当代青年学生继承先辈红色精神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