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周其鉴外孙、广宁周其鉴红军中学教师杨杰之向同学们讲述周其鉴事迹。 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宁县周其鉴故居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他们在故居聆听革命先贤的事迹,学习烈士精神,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作为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广宁县拥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遗址,周其鉴故居便是其中一颗耀眼明珠。它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著名的四大领袖之一周其鉴出生、生长、居住的地方。革命风云虽早已远去,但周其鉴故居仍在诉说着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周其鉴故居位于南街街道新楼村。穿过新楼牌坊,沿着青砖村道走不多远,一处古朴民居映入眼帘,这便是周其鉴故居。在这幢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里,有着嵌地式舂米石臼、圆形的瓦罐水缸、青砖砌成的灶台、古色古香的木板床,一桌一椅、一砖一瓦,还原着房屋主人的生活场景。
走进中间厅堂,只见侧墙悬挂着周其鉴生平事迹图片,介绍大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以及周其鉴的丰功伟绩,让人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重回艰苦卓越的革命岁月,直面感受红色文化的奋进力量。
生于1893年的周其鉴,自小就爱和农民打交道,对他们所遭受的压迫感同身受。1918年秋,周其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纺织科读书。“五四”运动期间,他积极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被选为广东省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是广东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
1920年,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周其鉴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并于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他任中共广东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兼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回广宁领导农民运动。
大革命时期,在广宁这片红色热土里,周其鉴掀起了阵阵农运热潮,其领导的农民运动捷报频传,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他成立了西江地区第一个县级农民协会,组建了第一支农民自卫队,大范围开展减租运动,并组织成立中共广宁支部。周其鉴是西江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的第一任支部书记,又是中共西江地区第一任地委书记。他将广宁建立党组织的经验和农民运动经验沿着西江推向全国,对西江地区中共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对西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1月,周其鉴在清远县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纵观周其鉴的一生,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农民运动中,为党的早期武装斗争实践作出开创性的尝试。1989年,承载着周其鉴烈士精神的周其鉴故居,成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确定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大批党员、群众来到周其鉴故居参观学习,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红色精神也在广宁这片土地上代代延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