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集“四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升温见效。
六月的怀岭大地,夏山如碧,秀丽多彩。从城区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怀集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实际、凸显特点,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1+10+N”模式持续开展“十个一”专题学习活动和“六个百”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建设湾区西大门、肇庆副中心。
文/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苏泳生 邓明奇 梁振华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怀集“送学上门”,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学党史。
抓好“关键少数” 带动“绝大多数”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示范带动全县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4月14日,在怀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县乡科级主要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上,怀集县委书记黎晓华带头学习党史,并和与会党员干部一起谈体会、作交流。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怀集县主要领导提前谋划、靠前指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并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将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要求各级党组织承担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上带下,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同时,怀集县抓紧抓实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全面梳理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县直和省市驻怀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进各项工作创出新局面。
形式多样学党史 凝心聚力悟思想
“真是太好了,我正打算到新华书店买这几本书,没想到你们都送上门来了!”4月15日,怀集县卫生健康局机关党支部送学人员到老党员莫锦年家中,为他“送学上门”,在收到《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学习教育四本“指定书目”后,莫锦年感到非常高兴,笑称这是最贴心的礼物。
为全面学习党史,确保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不缺课”“不掉队”,怀集县委老干部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等各级党组织持续开展“送书到家、送学上门、送教入心”和结对互帮互学等活动,与流动党员、老党员们分享学习体会,并讲解部分重点知识,全方位覆盖学习范围,切实把学习党史落到实处,让党史学习教育“不落一人”。
此外,怀集县以本地红色资源为“活教材”,深入开展系列党史学习现场宣讲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我是经历过战争的人,深知中国革命的艰辛坎坷。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却革命先辈的重要贡献。”5月6日,怀集县在甘洒镇中心学校举行学党史悟原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宣讲活动,原怀东游击队队员、广东省农垦局离休老干部梁金田为在校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也形成一些好思路、实举措,如县司法局用好“理论课堂”“红色课堂”“媒体课堂”“实践课堂”等四个课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永固镇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地点搬到红色阵地上。下帅乡利用民族特色用好用活农村“课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壮、瑶、汉三族群众心间。怀集县第一中学倾力打造“红色育人阵地”、设立“红色读书角”,推动红色故事进校园。
用好“互联网+”学习模式,激活党史学习教育的“神经末梢”。怀集县投资促进中心率先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微信交流群,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交流学习,拓宽党员干部学习的渠道。团县委创作“传承红色基因党的故事我来讲——红色游学”党史微视频系列展播,以发生在怀集本地区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成就和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选派部分优秀的中小学生代表倾情讲述背后的党史故事,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县委宣传部指导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拍摄“追寻怀集红色印记”系列短视频,并组织县融媒体中心牵头成立党史学习教育网络宣讲团,通过录制专题党史课程、制作党史学习教育视频等,在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舆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