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彭金良
近日,我市召开常态化文明创建联席会议,通报实地督导检查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强调要认清当前形势,做好工作部署,抓好任务落实。(6月10日《西江日报》)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对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1999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接力赛,坚持惠民创文、精准创文、常态创文,走稳走实走好创建之路,终于在去年以三年总成绩排名第11的成绩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圆了肇庆人民21年的夙愿。通过创文,肇庆路更平、灯更亮、环境更优美、市民更文明,城市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百姓的幸福感稳步提升。
“拿牌”不易,“守牌”更难。从明年起,中央文明办每年将对已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进行动态管理、随机抽检,三年进行一次复评,只有复评通过才能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牌子。几乎每次复评都有部分城市因为各种原因不过关而被“摘牌”或限期整改,例如2 021年就有多达24个城市落榜。“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一块牌匾,而且是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更是城市形象、市民素质的全面反映。来之不易的全国文明城市一旦“摘牌”,不但将令全体市民多年来共同努力参与创建的心血付之东流,还将导致城市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将受到影响。
我们要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永葆创建初心,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懈怠心理,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深入抓好常态化文明创建三年行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考核标准和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时段分区域,有板有眼、有力有序解决创文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把每一项工作做小、做细、做实,着力提升全市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行为素养,让肇庆变得更干净、更有序、更亮丽、更有品味。要坚持为民惠民创文不动摇,聚焦“路面不平、街灯不明、垃圾不清、环境不洁、交通不畅”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持续发力,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要推进长效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集中攻坚向长效常态转变,从突然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从被动整改向长效履职转变,常态化维护文明创建成果。从今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将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我们要及早掌握测评标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提前做好谋划,牢牢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文明创建不停步,重整行装再出发。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加快形成文明创建强大合力,努力把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成为肇庆的亮丽名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