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保卫战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文明创建不停步,重整行装再出发。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加快形成文明创建强大合力,努力把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成为肇庆的亮丽名片。

□ 特约评论员 彭金良

近日,我市召开常态化文明创建联席会议,通报实地督导检查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强调要认清当前形势,做好工作部署,抓好任务落实。(6月10日《西江日报》)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对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1999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接力赛,坚持惠民创文、精准创文、常态创文,走稳走实走好创建之路,终于在去年以三年总成绩排名第11的成绩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圆了肇庆人民21年的夙愿。通过创文,肇庆路更平、灯更亮、环境更优美、市民更文明,城市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百姓的幸福感稳步提升。

“拿牌”不易,“守牌”更难。从明年起,中央文明办每年将对已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进行动态管理、随机抽检,三年进行一次复评,只有复评通过才能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牌子。几乎每次复评都有部分城市因为各种原因不过关而被“摘牌”或限期整改,例如2 021年就有多达24个城市落榜。“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一块牌匾,而且是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更是城市形象、市民素质的全面反映。来之不易的全国文明城市一旦“摘牌”,不但将令全体市民多年来共同努力参与创建的心血付之东流,还将导致城市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将受到影响。

我们要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永葆创建初心,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懈怠心理,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深入抓好常态化文明创建三年行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考核标准和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时段分区域,有板有眼、有力有序解决创文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把每一项工作做小、做细、做实,着力提升全市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行为素养,让肇庆变得更干净、更有序、更亮丽、更有品味。要坚持为民惠民创文不动摇,聚焦“路面不平、街灯不明、垃圾不清、环境不洁、交通不畅”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持续发力,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要推进长效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集中攻坚向长效常态转变,从突然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从被动整改向长效履职转变,常态化维护文明创建成果。从今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将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我们要及早掌握测评标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提前做好谋划,牢牢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文明创建不停步,重整行装再出发。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加快形成文明创建强大合力,努力把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成为肇庆的亮丽名片。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