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彭金良
近日,我市印发《肇庆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提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涉企服务综合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提升企业服务便利度、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更高水平生产生活配套等具体措施。(6月5日《西江日报》)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良好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竞争力和运行效率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大力实行“放管服+数字政府”改革模式,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8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一个全国率先、十二个全省率先”,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稳居前20位,营商环境优势已成为肇庆的一张亮丽名片。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结合实施政府效能提升工程,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全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具体,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大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目的也是以法规的形式对公权力作出明确约束,因此该条例也被称为“最严经济行政法规”。具体到肇庆而言,要持续推进法治肇庆建设,一方面要用好地方立法权,尽快研究出台《肇庆市营商环境条例》及相关制度,用法规制度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举措固化下来,另一方面要规范“一把尺子”执法标准,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防止自由裁量权滥用、多头执法等执法不公现象发生,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肇庆作为世界级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是我们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共建世界一流湾区的先决条件。要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全面清理取消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要持续发挥我市“数字政府”建设优势,倒逼“放管服”改革,加快投资和贸易规则国际化建设,持续降低国内外资本、市场进入的门槛,在外商投资、贸易通关、行政监管等领域通过数字化升级等方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构建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同步的全球化创新创业生态。
大力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企业开办、业务咨询、贸易通关等政务服务便利化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要围绕企业生命全流程,通过优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便利化举措,进一步压缩企业注册、刻章、申领发票、备案信息补充采集等时限,优化银行开户环节,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要探索推进“信用+应用”等模式,大力推行网上容缺审批、容错审批、并联审批等制度,大幅度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成。要大力推动大数据共享,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口岸联检体系,提升人员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够为产业招商落地构筑“硬支撑”。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发展好,产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要持续深化实施政府效能提升工程,锲而不舍持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肇庆的核心竞争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