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彭金良
据《西江日报》报道,6月1日,备受瞩目的“肇庆市乡村振兴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的特别日子挂牌成立,“肇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也已经摘下,一挂一摘之间,标志着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全市“三农”工作实现重心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工作进入一个新局面。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五步走”策略,凝心聚力攻克最后堡垒,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贫困人口37504户88204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为全市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肇庆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占比接近50%,全市“半珠半山”“半工半农”“半城半乡”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绝对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乡村振兴最基本的底线,是确保贫困发生率不再反弹。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后,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问题和头等大事就是防止规模性返贫,重中之重是加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全市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作用,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响应机制,实现动态清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政策。要深化拓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全面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激发脱贫地区内生活力、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核心在于“全面”二字。相对于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全面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牢扭住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扎实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绘就具有肇庆特色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新机构肩负着新使命新任务,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成立乡村振兴局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以实干促振兴、以奋斗续辉煌,全力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肇庆乡村振兴新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