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金良
据《西江日报》报道,近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传来喜讯,风华高科及联合单位研发的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精密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去年我市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我市企业再次获得的全省科技成果奖励方面最高殊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发展理念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近年来,我市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133”工程作为灵魂工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6年188家增加到2020年的693家,西江高新区、金利高新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加快建设,爱晟公司生产的高精度、高可靠、高灵敏的NTC热敏芯片占据全球份额50%以上,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事实证明,我市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做法是完全符合我市现阶段发展实际的。
当前肇庆仍然处在工业化中前期,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大部分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肇庆唯一的出路和实现后来居上的杀手锏,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肇庆实际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子。要围绕打造“4+4”先进制造业集群部署创新链,组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尤其是随着小鹏汽车投产达产、宁德时代项目加快推进,我市有望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动力电池、家用电池重要生产基地,要加快厚植产业根基,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汇聚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全力打造超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建设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在人才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全面厚植创新人才优势。要全面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从简化手续、引导就业、支持创业、给予补贴等方面着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市中来,既要留住高端创新人才,也要留住普通劳工。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式,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我市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战略合作,支持技术人才参与科研项目、重大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
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走对走实走好符合我市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是我们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动嵌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方法论。我们要坚定信心,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资源,加快构建“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孵化”模式,全力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努力把我市产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