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岳 宁
记者从肇庆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获悉,目前,我市每月对全市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企业画像”,即对企业所属道路运输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事故未处理,驾驶人逾期未换证、未审验、违法和事故未处理等信息进行梳理,并按照隐患严重程度划分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种状态,形成“企业画像综合报告”,推送给市交通运输部门,由主管部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管理,落实措施进行整改。(4月8日《西江日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 2016年推行信息通报共享机制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严格审核客货运驾驶人从业资格,落实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突出的驾驶人行业禁入规定,降低道路安全交通风险,取得了良好成果。以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为例,3月份我市排查出高风险道路运输企业120家,经推送交通运输部门和辖区交警大(中)队督促整改落实, 4月份已经下降至38家。不难看出,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企业画像”并形成相关报告,实行信息共享,具有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提升道路安全治理质量的显著“疗效”。
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最需要的是信息共享、携手共治,最忌讳的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企业画像”并实行信息共享这一做法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道路交通运输治理的合力。一方面,精准的 “企业画像”可以让交通运输部门提前介入对有关企业、有关车辆,乃至有关驾乘人员的提醒治理;另一方面,交管方面延伸了自己的工作触角、拓展了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让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更精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做法注重事前预防,有助于将一些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其效果和作用都十分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该做法加强了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督监管、看似为其增添了一定的“束缚”,或许会让个别企业、个别人员感到不太适应。但是,道路交通、安全为天,一切的预防,都是为了避免将来的“悲剧”。所以,有关企业、有关人员务必要正确认识这一做法、积极做好相关整改工作,为将来“行稳致远”增添更多“砝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