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发展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 特约评论员 王沛君

记者日前从肇庆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肇庆关区共向东南亚、中东、韩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出口桂皮、八角等植物源性调料366批次,货值1.5亿元。(5月5日《西江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我市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条不紊实施中,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只有不断创新举措,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无疑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条件得天独厚。众所周知,肇庆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夏长冬短,具有独特生态环境优势,是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种植的理想区域。我市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培育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种类繁多,质量上乘,加之地处大湾区腹地、毗邻港澳等良好的区位优势,这些都为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效益初步显现。我市是桂皮、八角等植物源性调料的主产区,市内肉桂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年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50%以上,拥有“中国肉桂之乡” 的美称。据悉,肉桂是一种有香料、药材、用材和绿化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种植1-2年便可收益,按照目前市场行情,除去成本,亩产经济效益约4000—5000元,经济效益是种大豆的5倍、玉米的3倍,以我市肉桂种植面积130万亩计,可以看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品调料的种类、口感、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带动了调味品市场迅猛发展。据了解,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发展迅速以及新型餐饮的诞生,调味品在餐饮行业中销售比例达到整体调味品产业的50%,2020年中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了3950亿元的庞大规模。这都为我们做大做强我市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有待做大做强。虽然我市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附加值低、缺少品牌支撑、发展粗犷等走低端路线的现象,迫切需要破解。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注册商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等形式,加强产品保护,扩大知名度。积极探索产品深加工模式,拓展产业链,赋予植物源性调料产品更多附加值。要积极探索“农户+公司”经营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好“产业化+工业化”道路,让农户有更多收益,激发农户参与植物源性调料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

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 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以现代农业发展 “611”工程为抓手,明确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生产+加工+营销品牌+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要综合施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金融、法治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打好助推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帮助和引导植物源性调料特色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