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 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为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分类标准,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普通教育的“衍生品”和“附属品”,社会上对其“低人一等”的想法根深蒂固。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尚未全面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度还不够深,降低了职业院校的吸引力,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差、专业设置特色不鲜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入了提 质培 优、增值 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地各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制定具体可行措施,立足当地实际,探索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一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观念。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健全公平的升学和就业制度,确保职业教育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都享有与普通教育学生平等的机会;二要建立职教高考和融通制度。依 托这一制度,把各层次职业教育在内容上、学生培养上衔接起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借鉴。不断深化“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机制,探索高水平高职院校举办本 科职业教育、优质中职学校优势专业举办高职教育,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畅通渠道;三要提升职教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接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工学结合、注重实训、模块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四要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特别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倾斜,引导学校主动对接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作者单位:广宁县委编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