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群山环绕处 聆听烽火岁月回声 ——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沿着曲折山路往群山深处进发,驱车将近30分钟到达德庆县高良镇五星村委会黄石降村。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以下简称”旧址“)坐落在这个群山环抱的村落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 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 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旧址已成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聆听历史,传承革命
精神。 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旧址已成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聆听历史,传承革命 精神。 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沿着曲折山路往群山深处进发,驱车将近30分钟到达德庆县高良镇五星村委会黄石降村。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以下简称”旧址“)坐落在这个群山环抱的村落里。

七十多年前,由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绥贺支队驻守此地,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开展武装斗争,培养并积蓄革命力量,为德庆及西江中游北岸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德庆人民日后的幸福生活写下序章。

春秋数十载,今日之德庆,人民生活富足,城乡环境优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一派安宁祥和景象。五星红旗飘扬其上,以瓦片为顶、红砖作墙的旧址静静矗立于山环水绕间,无声向后人诉说着当年惊心动魄的人民武装斗争故事。

夜袭反动武装 打响德庆解放第一枪

关于旧址的故事,要从1948年打响德庆解放第一枪的“二·二八”武装起义说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前身为广德怀人民抗暴义勇总队。1947年,广德怀抗暴义勇总队在当地农民武装的配合下于怀集县南区诗洞和永固一带举行武装起义,成功建立起怀南人民抗暴游击区队和六龙坑游击据点,更为后续挥师德庆、饮马西江奠定信心基础。

彼时的德庆,凄风苦雨,反动势力掠夺人民,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在郁南都城召开会议,根据全国和德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准备武装起义,解放德庆全境的指示精神。

时任中共德庆地方组织领导人陈家志爬山涉水“四进”怀集六龙坑,向广德怀挺进队领导叶向荣、林锋汇报工作,并在二人的指示、帮助与支持下,带领中共德庆地下党员,秘密在德庆县高良镇旺埠一带,走家串户、发动群众,积极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迅速拿下旺埠村中被当地反动武装头目把守的四座炮楼并歼灭驻守其中的敌人是确保此次武装起义万无一失的关键环节。“有村民丢了耕牛,快开门借枪让我去追!”1948年2月28日夜,德庆地方游击队队长徐少雄接下重任,带领数名手枪组队员秘密潜入旺埠村后,独自到大门紧锁的炮楼下,以“借枪追丢失耕牛”的理由敲开了炮楼大门,其余队员迅速冲进炮楼将守敌全数控制。其他三个作战小组也以同样的方法,不费一枪一弹便迅速结束战斗,漂亮赢得了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第一仗。

旺埠村一役大获全胜后,游击队员立即按照战斗部署,兵分两路,一路直扑高良圩镇国民党反动武装据点乡公所,一路则直捣罗阳村反动武装盘踞地“光裕堂”。

乡公所当年是高良圩镇储藏粮食的重要之地,国民党反动武装把持乡公所期间,不顾百姓饥寒拒绝开仓放粮,百姓生活悲苦。那一年,游击队星夜兼程到达,在中共地下党员、当时公开身份为国民党高良乡政府副乡长的徐镜泉里应外合下,未浪费丝毫弹药便顺利智取乡公所、擒获反动分子。翌日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故事,即使在多年以后,高良圩镇乡公所早已不复当年模样的今天,仍常常为人所道。

另一边游击队在罗阳村“光裕堂”的战斗却并不轻松。今日的“光裕堂”面朝大路、背靠青山,毗邻民居,水田环绕,早已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但在70多年前,这里是反动武装的盘踞之地,四周围墙高筑,背靠炮楼,三面环水,易守难攻。那一夜,枪炮声响彻长夜,敌人负隅顽抗,游击队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手举炸药包冒险渡水,拼尽全力炸开了光裕堂高耸的围墙,随后又在我方密集的炮火掩护下一举冲进屋内,英勇善战,将敌人悉数擒获。

至此,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三战大获全胜,为日后绥贺支队解放德庆全境打下扎实根基。

驻守黄石降 无惧险阻解放德庆全境

德庆党史资料记载,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后,起义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中共绥江地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机关及主力转移到德庆高良与怀南一带回旋,伺机而动,谋划德庆及西江中游北岸地区的解放。

1948年4月起,绥贺支队司令部长期驻守黄石降村,村中那一座低调朴素的砖木结构大屋作为支队司令部驻守地,开始登上人民武装斗争的历史舞台,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跟随旧址讲解员徐旭礼的脚步,记者走进了旧址当中,大屋内有二进三开间,凹斗门,陈设朴素简单。绥贺支队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黄石降会议,正是在那二进的大厅里召开。

1949年1月29日,为了响应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绥贺支队及二团在高良镇黄石降村召开了战地会议。叶向荣、陈胜、刘超明、陈大良、徐儒华等十数名中小队长以上的党政军干部密密围坐于旧址大厅中会谈,贯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及边区工委的指示与大夫田会议精神,并在总结部队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结合德庆其时实际情况,作出了系列重要决定,更发出了游击区域从山区发展到平原的总动员令,为德庆及西江中游北岸地区的解放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看见门边这两个小洞了吗?这在当时作用可大了!”说话间,徐旭礼已走到旧址大厅的木门边上,微微屈膝,右手做出射击的姿势贴近了墙上一个隐约透进些许光亮的小洞——那是专门用以观察外界情况,以及发生战斗时帮助屋内战士隐藏并向外射击的射击孔。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今日之后人,仍能通过旧址门边两处小小的射击孔想象到,当年,即使在全国解放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身处敌后的绥贺支队仍面临着许多未知危险。仍能深刻感受到,多年以前,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居乐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哪怕身处险境仍不懈战斗的大无畏精神。

黄石降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绥贺支队于1949年3月批准建立三河乡人民政府,任命陆仲天为乡长,徐少雄负责民兵工作,陈瑞华负责党组织工作,吴京(女)负责宣传和妇女工作,何沛生为文书。徐旭礼介绍,三河乡人民政府成立后,领导发动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并以派发革命宣传资料、组织文工团演出等方式筹集军粮支前,发动青年参军,迅速壮大革命力量。

走出旧址,另一座土黄色的砖瓦平房便映入眼帘,这里曾是司令部用以印刷《红星报》的印刷社所在处。当年,无数张《红星报》和其他的革命宣传资料便是从这里印刷后被派发到百姓手中,以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方式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有力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人民武装斗争当中。当时,三河乡人民政府先后为部队输送了57名青年入伍,这些年轻的战士均在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雄鸡一唱天下白。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1949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主力和第二团从高良出发沿德高公路直奔县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德庆全境,德庆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由此拉开序幕。

矗立天地间 长诉革命精神与后人

黄石降是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师级重要机构驻地,绥贺支队司令部前后在此驻守共一年零8个月,其机构级别之高,驻地时间之长,为革命所作出贡献之大,唯绥江、贺江一带独有,享有绥贺地区“小延安”之称。

时光呼啸而过,革命精神不朽。为宣传弘扬革命精神,2010年,德庆县委、县政府组织对旧址按原貌进行了修复。翌年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的部分老战士齐聚黄石降,在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63周年纪念日之际,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修复竣工剪彩。

2011年4月,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德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被肇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肇庆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群山环绕处,松柏树长青。多年后的今日,历经雨露风霜的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仍静静矗立于天地之间,长诉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后人。

宁静村落中,也不时有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群众驱车造访,只为一睹旧址风采,只为聆听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