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第一观察|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为何讲到两段历史佳话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生动格局。

“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

一个是全国各地共同支援内蒙古建设,一个是内蒙古人民无私帮助其他地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件往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专门讲到了这两段历史佳话。

↑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了解两段历史佳话。

作为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先进经验,长期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总书记一番话语重心长。

“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八个字,道出了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也是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生动格局。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活水。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的光荣传统,与党的历史紧密相连。

在审议中,总书记结合内蒙古历史上的红色资源,阐发了“四史”学习的重要性,从文化认同的高度,揭示了民族团结的根与魂。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内蒙古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是代表们聚焦的共同课题。

在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的内蒙古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本身就不容易。

现代化建设,同样不能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

对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短板、面临的挑战,总书记了然于胸——“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再次强调“共同富裕”,展现了共产党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信心和决心。

辉煌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新的征程正由各民族携手开启。复兴未来属于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