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悦明在查看原料生晒情况。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人物档案】梁悦明,肇庆市香满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上世纪八十年代,跟随父亲学习酱油制作传统工艺和生产技术,逐步接手家族生意。近年来,带领公司获得“中华老字号”“广东老字号”荣誉称号。2017年,香满源酱油酿造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其成为香满源酱油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酱油酿造工艺已有百年历史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香满源酱油酿造技艺的历史。
梁悦明:香满源酱油酿造技艺源于宋代,在近代发扬光大。1908年,我爷爷在端州区黄岗街道宾日村一带,建起作坊酿造酱油,创建了香满源品牌。我从先辈手里继承了整套酱油酿造技艺,是酱油坊近代第三代传人。至今,近代梁氏家族的酱油酿造技艺已有112年历史。
记者:这套酱油酿造技艺有什么特别之处?
梁悦明:在选料上,我们采用发芽的黄豆为原料。制作时,采取天然晒制、地窖回阴等古法酿造技艺。酿出来的酱油口味纯正,色泽均匀,有浓郁醇香。
保留传统精髓走市场化道路
记者:多年来,香满源酱油一直在走市场化道路,投入巨资升级生产设备进行批量生产。在坚守传统和商业化之间,您怎样平衡?
梁悦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我们升级生产设备,并不代表不再坚守传统工艺。酿造酱油的设备更先进,但传统酿造的原料、过程等工艺依然不变,保留它的精髓。
记者:也就是说在您看来,传统与商业并不冲突?
梁悦明:对。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像我们使用现代无菌生产技术,解决了用老方法制作酱油时,产品品质不稳定,梅雨时节容易出现气味发酸的问题。有传统酿造技艺做底子,又有现代生产技术做护盾,生产的酱油365天都可以保持鲜味,口感纯正。
记者:除了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您还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广酱油酿造技艺?
梁悦明:非遗项目传承人要有“复制”非遗文化的能力。我招收了徒弟传授技艺,培养新生力量;在市场上另辟蹊径,自创了一套“天晒”“名厨”等酱油品级的命名机制;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用名菜状元鸡展示我们的酱油品质。生产基地还成为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其中一个景点,去年5月至今累计参观人数超38万人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融合多业态焕发新活力
记者:我留意到,香满源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一间生产酱油的企业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荣誉?
梁悦明:因为每年公司购买约1600吨黄豆做原料,带动了一大批农户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我们还是国家高新科技企业,研发出无添加剂的酱油,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要求,很受市场欢迎。
记者:从工业、农业再到旅游业,香满源酱油酿造技艺与多种业态融合,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谈谈这方面的心得吗?
梁悦明:坚守传统,仅凭一腔真情不能长久,谋求发展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我们传承非遗技艺需要有创新精神,需根据时代发展深挖它的内涵,扩大它的外延,让它发展出更多的可能。
记者:是否可以理解为,传承和发扬非遗技艺文化,不应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要固守它的精神内核?
梁悦明:没错。非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不断发展的。非遗技艺的传承是对非遗精神的传承,即是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不能松懈的态度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从大的方面说,非遗技艺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的方面说,它能转化成企业文化,让企业的生命力更长久旺盛。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