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特色主题墙绘丰富城乡文化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 张忠德

日前,高要区南岸街道江口河鲜特色美食街里,一幅幅逼真的大型墙绘、3D地画,引起不少居民及周边游客的追捧和点赞。在美食街入口,《菊黄蟹肥》《特色河鲜》《连年有鱼》三幅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型墙绘让人“眼前一亮”。除了三幅大型墙绘,江口社区内还有两幅长约19米的3D地画,吸引不少小朋友前往“打卡”。(1月26日《西江日报》)

高要区南岸街道江口社区创新环境面貌整治,通过主题鲜明的大型墙绘、3D地画,一展街区文化底蕴,提升了街区品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节点,使社区更具人文景致。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事实上,如今许多乡村过道两边光秃秃的水泥墙,也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文化宣传载体。借鉴高要区南岸街道江口社区的做法,各地不妨充分利用这一闲置资源,以连环画、彩绘等形式精心绘制文化墙,使一座座普通的农家墙变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这对美化村庄、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虽然一些地方的村庄也有墙绘,但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题材单一,内容空洞;缺少管理,维护不力;更新太慢,内容陈旧;数量较少,易被忽视等。这需引起重视,要从高要区南岸街道江口社区的主题特色墙绘中汲取思路。

当然,推进“文化墙”建设,还需注意两方面问题。首先,要加强组织引导。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时代主题,努力把“文化墙”绘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娱乐墙、美德教育墙,力求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其次,要大力培养本土创作型墙绘人才。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培训和帮扶,提高农村“文化墙”创作水平。培养出来自农村、生活在农民之间,甚至正从事着农业生产的创作者,或许更能绘制出广大农村群众喜爱和关注的作品。同时,还应落实“文化墙”日常管护责任制,明确管护职责,要根据“文化墙”内容长期性与时效性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更新周期,建立督查和定期考核制度,保证“文化墙”紧跟时代步伐,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