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讯(记者 甘婉怡 通讯员 刘东桦)近日,为展现近年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成果,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指导,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与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了“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活动在对各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讨论后,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出15个“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其中封开县粤桂古驿道长安段成功上榜。
据了解,粤桂古驿道起点位于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全长约18公里,由北至南贯穿封开县长安镇。长安镇地处两省三县交汇处,此段古道在明清时是区域内交通要道。沿线有驿亭、古井和古桥等16处古迹,其中以6座古桥为主要特点,包括拱桥和石梁桥,对研究明清桥梁建造发展有一定价值。
封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非常丰富的古驿道资源。作为两汉时期岭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广信县(两汉时期封开县与梧州万秀区的合称)既是苍梧郡郡治所在地,又是岭南最早的“首府”,粤语的发源地,两广的门户,潇贺古道和茶船古道也在此相汇。
《富川瑶族自治县志》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170公里长的石路,从湖南道县双屋亭到广西富川古县城,分别与潇水与贺水的干流接驳,即潇贺古道。封开的潇贺古道,包含了水陆古道,是广东最具特色的古道。它具有中国传统的古代驿道制度文化,对沟通中央政权与岭南、海外的联系,传播中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统一寰宇”的“中华大一统思想”;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商贸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亲善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和西江文化特色;促进了地区间的合作,为岭南地区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潇贺古道(封开段)是历史上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之一,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线路,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碧道示范段、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绿道建设精品线路。
近年来,封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潇贺古道活化利用工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节事活动和赛事活动的举办等多种治理方式推动“古道焕新”,取得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成绩。
此次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的公布,进一步丰富了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对以往发现的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延伸,是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新征程的接力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