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德
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截至2021年1月,肇庆市个人调解工作室已经实现全覆盖,每个县(市、区)均有“能人”建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1月20日《西江日报》)
2020年以来,肇庆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新机制,在全市开展“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创建活动。创建个人调解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基层“能人”扎实的调解功底、较高的社会威望、亲和的个人魅力以及群众信赖等优势,使调解工作主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将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打造成叫得响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对提升我市人民调解工作水平、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实际意义。
目前,肇庆各个县(市、区)均建起了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些个人调解室或以个人名字命名,或以区域特色、工作特色命名。实践证明,创建个人命名调解工作室既是“司法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市探索人民调解的创新途径,更是推广“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有力措施。
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起来,关键要发挥品牌人民调解员的示范作用。肇庆各县(市、区)以“特别有威望、特别有经验、特别有影响、特别有作用”四个“特别”为准则,深入发掘人民调解优秀人才,鼓励人民调解员和退休政法干警、律师等专业人士、基层德高望重的人士等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不仅为个人调解工作室成为矛盾纠纷调处的“专家门诊”提供了保障,也为重点化解一批历史遗留“老问题”、经济发展“大问题”、疫后重振“新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起来,还要规范运行机制。首先,坚持“法治”保障,加强与综治、信访、司法、公安、律师的沟通衔接,深化“三调对接”,推动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走上法治化道路。其次,加强对调解工作室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其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比如,加快制定出台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实施办法,以及团队建设、调解流程、司法确认、政策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具体制度体系,以推进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同时建立奖补政策,根据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数量及成效给予补助,对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的给予奖励。
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起来,更要着力擦亮品牌。要注重收集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形成“有矛盾纠纷,找人民调解”的鲜明导向,将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打造成“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就会充分彰显出来。
星火可以燎原,品牌越擦越亮。不断把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信任、敬业精神强、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纳入到建立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命名人选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成效,为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