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 丽
连日来气温下降,寒风凛凛。但每到饭点,端州区天宁北路的一家餐饮店里,却是饭菜飘香,暖意融融。原来,从元旦那一天起,6名肇庆籍大学毕业生在热心人士支持下,开设民间长者饭堂,为65岁以上的长者提供物美价廉的爱心餐,帮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月15日《西江日报》)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千千万万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由于子女外出务工,一些空巢或独居的老人吃不上应时饭,或者做一餐吃好几顿的现象屡见不鲜,更谈不上营养搭配。不仅如此,有些老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如何保证他们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对于子女来说,是件十分揪心的事情。
长者饭堂的兴起,有效缓解了老人吃饭难这一困境。它既可以为老人提供基本的膳食保障,免去老人一日三餐的烦恼,又可以丰富老人的社交生活,满足老人情感和精神交流的需求,增进老人之间的互动。老人在吃饭时可以围坐在一起聊天,其乐融融。子女也不用再为老人的吃饭问题操心,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
开办长者饭堂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完善长者饭堂运营措施,提升服务质量。首先,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安全可靠的餐食供应和配送服务链。严格筛选采购新鲜食材,对长者饭堂食材采购等有追溯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责,从源头上确保老人“舌尖上的安全”。其次,丰富菜品样式,提供物美价廉的饭菜,满足老人们的餐饮口味。长者饭堂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身体状况和时令变化,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制定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食谱,每周或每月更新食谱。各地可探索制定老年人的助餐补贴和运营方的运营补贴细则,扩大对长者饭堂餐费补贴范围,惠及更多长者和经营者。同时,优化用餐流程,依托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老人“刷脸”即可在长者饭堂就餐。对于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老年群体,可为其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长者饭堂是老年人的福音,它作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有效补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要想让长者在膳食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需整合各方资源,多方联动,用心用情为长者提供贴心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乐享舌尖上的幸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