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
昨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截至2021年1月,肇庆市个人调解工作室已经实现全覆盖,每个县(市、区)均有“能人”建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1月20日《西江日报》)
我市个人调解工作室实现全覆 盖,有助于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法治肇庆建设拓展了新空间。
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市经济社会领域的矛盾纠纷纷繁复杂,既有新情况,也有老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是发扬光大“枫桥经验”、有效延伸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益尝试。
广宁县“德叔个人调解工作室”、鼎湖区“辉叔个人调解工作室”、德庆县“佳叔个人调解工作室”、封开县“新权调解工作室”……个人调解工作室遍布西江大地,构筑了为民解忧的新平台,扩大了调解工作的影响力,其积极意义无需赘言。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对这些工作室不仅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且要加强培训考评,更加注重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当下,如何发挥个人调解工作室的作用?关键要将好钢用到刀刃上。一方面要聚焦调解能手的专业特长,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扎实的调解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模式,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工作品牌。另一方面要发挥调解能手的示范作用,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经验,更好地放大工作室的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奏响化解纠纷的“大合唱”,不断提高调解效率,增强调解效果,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本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应看到,这些调解能手是我市人民调解队伍的中坚力量。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既要知法懂法,更要有情有义,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调解结果合法、合理、合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法治肇庆建设的温暖。
一言以蔽之,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事关大局安定、社会稳定、群众心定。以个人调解工作室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体制机制,集聚力量,集合资源,就能有效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