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明伟
最近,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湛江市遂溪县从2019年开始,打出作风整治“重拳”——设立“蜗牛奖”,对存在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推动不力、履职不到位、有令不行、解决群众重点关注问题不及时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把慢作为干部的作风问题“晒”在大众面前,通过鞭打“慢牛”“懒牛”的方式来推动干部转变作风,倒逼重点项目推动和民生实事建设。
如何用更合理高效的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让过去走不动的“蜗牛”不仅动起来,还能跑起来。遂溪县设置 “蜗牛奖”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把“蜗牛”变成“快马”,遏制了基层的慢作为、不作为现象。这剂猛药给“获奖”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思想上有洗礼,灵魂上有震荡,行动上有鞭策!
据悉,实行“蜗牛奖”的不仅仅是广东省遂溪县,还有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嵊州市等,这些地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笔者想起了肇庆市的产业招商落地工作。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在产业招商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相关政策,紧紧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产业招商落地工作中心,狠抓产业导入,强化招商落地,采用了“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入巡查日、接访投诉日”等方式,为我市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任 何事情都会瑕瑜互见。我们的产业招商落地工作,在优点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没有赶跑意识、没有竞取精神,导致有些项目“一搁就误了”——落不了地,结不了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倒逼产业招商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我们也不妨借鉴他地经验,设置一个没有掌声的“蜗牛奖”。一改以往“内部通报”的方式,抓住党政干部的“荣辱观”,出台“蜗牛奖”,以通报曝光为切入点,把干部作风问题“晒”在大众面前,用一剂猛药治愈当事人的“沉疴”。
设置产业招商落地“蜗牛奖”,要面对与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牵头单位,也要有协助单位,不仅有领导,也要有职员,将涉及产业招商项目落地的事项,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等。“蜗牛奖”不受名额限制,时间为每半年或一年评一次。
设置产业招商落地“蜗牛奖”,其问题线索可采取面向专项督查、督查督办部门提供、上级交办(督办)、群众举报、社会征集等方式收集。认定小组办公室要专门设置收集“蜗牛奖”问题线索的专线电话、电子邮箱和信箱等,并向社会公告。
设置“蜗牛奖”,并不是要为难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实行“销号制”。如果被点名后的单位和个人挨了“当头棒”后,能痛定思痛整改得力,自然可以摘牌。
设置“蜗牛奖”, 就好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有强大的震慑力,让广大干部可对标、明底线,知耻而后勇,大大激发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倒逼出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杜绝因某些因素而导致产业招商项目落不了地或拖延的情况。
总之,设立“蜗牛奖”可形成奖优罚劣的闭环,促进奖罚机制的完善,从而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消除干部的庸懒散,端正其工作态度与服务意识,以此全面推动我市特色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助力肇庆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