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
寒冷的天气挡不住肇庆抓招商落地热潮。1月12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各地“招商落地巡查日”活动。在新的一年,各巡查组重点了解各地产业落地要素保障的规划工作,要求各地通盘谋划,从服务企业的角度进一步扎实工作,为新一年的产业建设做好全方位保障。(1月13日《西江日报》)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再掀起项目招商落地的新热潮。从巡查情况来看,只有不断提高项目的要素保障能力,扫清开工建设中的“拦路虎”,在打造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上出真招、见真章,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活力四射。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要素制约,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这些瓶颈不破解、矛盾不化解,直接影响到项目落地见效。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将之作为着力攻坚的“靶点”,弘扬“店小二”精神,坚持“多条腿走路”,不断夯实要素保障“基本盘”,着力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
服务项目永远在路上,要以需求导向精耕细作“服务链”。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项目现场,面对面倾听,心贴心交流,摸清企业“成长烦恼”、发展之惑,不务虚功,不玩虚招,以“马上办”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神,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为项目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项目建设“机不可失”,慢不得更等不得,要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特事特办、即来即办,只争朝夕、争分夺秒,一环接着一环紧、一锤接着一锤敲,按下开工“快进键”,跑出建设“加速度”。
要素瓶颈,怎么破?各显神通,各有新招,归根结底要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一方面要以改革的精神着力破解问题。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通过改作风效能、改供给模式、改审批方式,着力破解用工“痛点”、打通物流“堵点”、补齐人才“断点”。改革永无止境,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只要有利于项目推进、不违法违规,就要大胆改、着力改。另一方面要以创新的办法合力化解难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话。运用到要素保障中,既要遵循市场化法则,把有限的资源要素倾斜到投资强度高、带动能级高、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上;也要通过市场化手段,采用引入基金、发行债券、回购收储厂房、高端人才入股分红等方式,努力破解资金募集、土地供给、人才招引等制约。
一言以蔽之,“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在要素保障上深度耕耘,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追求,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成长沃土,才能不断增强肇庆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在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的新赛程上阔步前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