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胡鹏飞 陈嘉怡
今年6月,四会市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一想到厂里工人的薪酬发放问题就发愁。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该公司应收账款拉长,导致短期流动资金不足。就在王先生一筹莫展时,他获悉四会农商行新近推出了“薪保贷”融资模式。
原来,在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及四会支行的指导下,四会农商行针对企业因受疫情影响造成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创新推出“薪保贷”融资模式。王先生马上向四会农商行提出了融资申请,很快他的公司就获得了银行发放的19万元贷款,利率仅为4.85%,此举有效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上文提到的“薪保贷”产品,是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稳企业保就业的工作部署,在上级行的指导下,于今年6月选取四会市为试点,指导四会农商行成功推出的一项新型融资模式。
据了解,“薪保贷”是国内率先探索将人力成本作为贷款授信依据、将贷款资金用于企业发放工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该贷款的发放对象是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以缓解众多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而面临工资支付的压力,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三促进、双激励”为主要内容的运作机制。
其中,“三促进”是指创新贷前、贷中、贷后促进就业的三条路径,精准靶向保就业首要任务。贷前以企业人力成本作为核定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地方基本保障工资水平和企业近三个月发放员工工资水平,分别核定授信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既让企业“留得住人”,又避免其过度依靠贷款资金发放工资,把贷款当成“救济款”;贷中约定资金直达企业员工工资账户,有效预防企业拖欠薪酬和贷款资金挪用等问题,解决金融直达保就业的最后一环;贷后鼓励企业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确保实现保就业目标。
而“双激励”则指“薪保贷”融资模式建立了双向激励机制,有效增强银行放贷和企业融资意愿,促进“薪保贷”产品落地。一方面,建立激发银行放贷正向激励机制。用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将“薪保贷”纳入人民银行两项新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范畴,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用活地方政府资源,将“薪保贷”业务优先纳入地方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范畴,为银行提供风险分担补偿。另一方面,建立激发企业融资正向激励机制。“薪保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方式简化,鼓励以信用贷款为主;还款方式灵活,企业可以分期还本或到期一次还本,还可以提出延期还本付息申请,做到应延尽延。此外,银行还尽量为企业争取财政资金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薪保贷”业务,将纳入各类现行财政贴息资金范畴。
今年11月,在“2020中国县域金融年会”暨“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系列奖项颁奖典礼活动上,四会农商行的“薪保贷”融资模式获全国“金融服务复工复产十佳典型案例”荣誉称号。
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薪保贷”模式有效落实了李克强总理2020年6月初提出“研究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重要依据”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了金融政策在辖区的高效传导、精准直达,走出了一条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路子。截至12月11日,全市银行共向76家企业授信“薪保贷”超7600万元,惠及企业员工69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