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说起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李昌笑着说,这是一份和自己的身体一样得了“三高”的工作,“高龄义工、高级乞丐、高尚事业。”自2013年5月担任鼎湖区关工委主任以来,他带领鼎湖区关工委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筹集“关爱基金”,助学圆梦、助青致富,大力推进禁毒宣传教育,打造出省、市闻名的“鼎湖关工名片”。
李昌退休前是鼎湖区政协主席,工作思路清晰明确,办事雷厉风行。“要么不做,既然选择做,那就必须干出点名堂。”土生土长、对鼎湖感情深厚的李昌,撸起袖子迅速干了起来。
他带领着“生于斯、长于斯”的鼎湖区关工委班子,推进一系列的创新之举。“关工委工作要做好,不能只靠政府。”李昌上任不久,首先成立了“鼎湖区关爱基金”,搭建起慈善平台,自己则成了“高级乞丐”,找热心企业家介绍关心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谈自己的思路想法。此举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部分企业家也参与发动筹款。
截至目前,“关爱基金”已筹集近150万元爱心款。李昌介绍:“首先对贫困学生、孤儿以及病残青少年进行帮扶。”2013年至今,已资助贫困学生273人次,资金34万多元,扶助农村创业青年8人,发放扶助资金37万元。
利用这笔资金,李昌也带领着鼎湖区关工委创建了一系列的品牌,如鼎湖区“思想道德进步之星”品牌活动,旨在转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帮助他们在思想道德上获得进步,健康成长。自2014年开始设立,每年表彰鼎湖区各中小学近100名学生及一批被评为“学生转化工作先进教师”的教育工作者。至今已累计有686名“思想道德进步之星”和212名转化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获得了奖励。
为激发青少年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2015年,鼎湖区关工委又联合广利中心小学,在校园内打造热爱家乡的“四名”教育,将学校的功能楼布置成以爱家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长廊,一层一名。一楼为家乡名景、二楼为家乡名人、三楼为家乡名产、四楼为家乡名节。此举获得了省关工委的高度赞扬。
禁毒宣传教育是李昌近几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人吸毒,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结合鼎湖区大力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他积极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参与推进禁毒“进社区、进农村、进场所、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的“六进”工作。
广利街道彭寿社区随着新区建设得到了飞跃发展,居民的“钱包”鼓了起来,社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引起了李昌的关注。2017年,在肇庆市关工委指导下,鼎湖区关工委联合鼎湖公安分局、广利街道党工委,将彭寿社区的肇庆岭南咏春拳馆打造成鼎湖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彭寿)基地,以“道德修为、拒毒拒赌、阳光习武”为主要内容开展宣教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
鼎湖区关工委开展的这些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其经验做法多次被省关工委宣传推介。2016年,鼎湖区关工委即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关工委。今年6月,李昌被评为“广东最美禁毒人”,11月,又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李昌认真地说:“关工委工作是平凡的,做好这些工作又是高尚的。我们取得的这些成果,是鼎湖区关工委、各界热心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