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封开县大洲镇东畔村以建设上罗田文化体育综合活动场所为突破口,全体村民投工投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封开县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大洲镇的东畔村是省定贫困村,上罗田村是大洲镇下辖东畔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村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村风文明。”东畔村委会的副主任黄文民告诉记者:2016年3月,村里计划在上罗田村(自然村)规划建设一个篮球场,以方便村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当时向县里的相关部门申请到了一批施工材料,村里找了邻近的几家施工队,但因为报价太高无法达成施工协议。
“村委会干部一合议,觉得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于是找到了村里的几名做过建筑的村民商议,组建施工队自己做。”黄文民说,在随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4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还主动报名参与到义务施工中来。
“几乎家家都有劳动力出工,没有出工的则赞助资金,还有一些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乡贤自发捐款。”黄文民告诉记者,仅乡贤的捐款就多达4万元,村民的义工接近2400个工次。
经过2个月的建设,东畔村的篮球场得以顺利建成。现在东畔村的篮球场不仅成了村民最喜欢休闲的地方,几乎也成了市、县在大洲镇举办大型活动的首选地。
“东畔村篮球场的建设标准是周边村里最高的,不仅吸引了其他村的篮球爱好者来这里娱乐,就连镇政府举办的一些篮球比赛也在这里开展。”大洲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是地面的铺设质量很过硬,可见村民在当初建设的时候是花了大力气的。
据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东畔村以上罗田村和下罗田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上、下螺田村村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务投工4000多人次,筹资900多万元建设了村民图书室、文化馆、初心堂、村内旅游公厕、百香果长廊、停车场、烧烤场、百姓大讲堂舞台等乡村旅游设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同时,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岗,探索“五美庭院”“卫生之家”等以奖代管制度,不断健全新农村管护机制。
“东畔村以建设上罗田文化体育综合活动场所为突破口,全体村民投工投劳,率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封开县、大洲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大洲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上、下罗田村民的带动下,东畔村的其他各个自然村不甘落后,均采用义务投工的方式开展新农村建设,形成各村争先追赶氛围浓厚,确保三清三拆、污水自来水、村道巷道硬底化施工等基础工程的顺利实施。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自2016年开始,由肇庆市人大帮扶的东畔村等四个村与封开县大福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兰花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后,东畔村的发展就提到了快车道上来。
经过4年多的帮扶和建设,东畔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村小组基础设施和文体娱乐场所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村民的脱贫奔康信心空前高涨。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