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纾困惠企、激发活力 习近平这样推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习近平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202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多次主持召开或出席重要会议,赴地方考察调研,就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作出部署,并多次强调要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新形势下企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提振信心。

  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指明了前进方向。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

  要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许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减轻企业负担,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并提出多项针对性纾困举措,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

——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

  要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政策落实兑现到位,把扩大内需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把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及时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问题。

——6月10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要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精准施策,着力帮助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堵点、难点问题,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刺激消费的措施,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5月24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

  勉励企业迎难而上、实现更大发展

二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考察调研,走进港口、园区、车间等了解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情况,勉励企业坚定信心,战胜疫情挑战。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并对企业家成长、企业发展寄予厚望。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2日上午,习近平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4月22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要未雨绸缪,关注境外疫情形势,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

——3月29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