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经验值得推广 “星级文明户”走活乡村治理一盘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去年,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乡风文明、倡导和谐文化的基础上,以“星级文明户”创建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凝聚崇德向善力量,为乡风文明“铸魂”。这一经验做法,目前正在高要区全面推广。

由村民自主撰写的《铁岗誌》镶嵌在文化墙上,让村民十分骄傲。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由村民自主撰写的《铁岗誌》镶嵌在文化墙上,让村民十分骄傲。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去年,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乡风文明、倡导和谐文化的基础上,以“星级文明户”创建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凝聚崇德向善力量,为乡风文明“铸魂”。这一经验做法,目前正在高要区全面推广。

6月9日,记者沿着两旁开满紫薇花的蜿蜒村道到达高要区乡村振兴示范点铁岗社区。该社区下辖两个自然村共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267人,居民多以种植蔬菜和与养殖渔业为生,乡风淳朴。去年9月,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推进乡村振兴,高要区决定在铁岗社区试点“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同时,铁岗社区的“星级文明户”评选不细分星级,只分类别,设立爱国星、守法星、致富星、道德星、和谐星、科教星、婚育星、环保星、卫生星等10颗星。根据获评数不超过参评数(全体社区家庭)10%的原则,评选出10户家庭,并颁发牌匾。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副主任吴展图介绍,在宣传发动阶段,社区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群众会,利用大喇叭、村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动员,“参评家庭可以联名推荐,也可以自我推荐,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初评、审核、公示后,最终确定名单。此外,金渡镇铁岗社区还特意举行了表彰活动,邀请全体居民参加。

居民陈佩燕的家庭被评为和谐星文明示范户。其家庭共有7人,上有50多岁的父母,下有3个孩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婆媳相融是他们的家风。对邻居,她认为“远亲不如近邻”“得饶人处且饶人”,总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从未发生过邻里纠纷,居民对她家的评价也很高。

在这些获评家庭的家门口,“星级文明示范户”的红色牌匾都被高高挂起。“悬挂这个牌匾,对获评家庭、居民都能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让他们更自觉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吴展图说道。

星级文明户评选启动以来,铁岗社区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记者在社区走了一大圈,发现村内车辆停放有序,无乱扔垃圾的情况。吴展图笑着说:“外来的车辆乱停放,如今居民看到了,都会自觉上前提醒,以往不文明的景象也消失了,大家都想在来年争取评上环卫星、道德星。”

在该社区一处文化墙上,镶嵌着一首诗《铁岗誌》。其作者为黎建庆,是村中一名枸杞种植户,其家庭也被评为了科教星文明示范户。虽然他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但谈及这首诗的创作初衷,他坦言,“实施乡村振兴后,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更强了,自己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展现铁岗社区的文化特色,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吴展图认为,这些举措也是为了进一步发动居民共同建设、管理好美好家乡,“社区是大家的,只有全民动员,才能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特约记者 杨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