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曾是农村厕所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固有印象。随着乡村振兴和“厕所革命”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鼎湖农村公厕实现华丽变身,诞生了一批颜值高、功能全的农村公厕,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路上扮演起重要角色。
农村公厕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沙浦镇黄布沙村,一座崭新的公厕坐落在村委会旁。记者留意到,该公厕顶部配以百叶窗进行通风采光,室外墙面采用白色外墙漆和文化石铺贴,整体造型美观。公厕进门处设置了两个生态整石洗手台,公厕内干净整洁,不仅纸巾、洗手液等配备齐全,更是配有梳妆镜、烘手机等设施,让入厕成为一种文化体验和美好享受。
据设计人员介绍,该公厕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当地的乡村元素,比如厕所标志参照沙浦芡实设计,特殊的标识设计弱化了男、女厕所给使用者的直接心理感受,外立面则采用杏色的木格栅装饰,整体建筑与一旁的大片香蕉林融为一体,成为黄布沙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坑口街道迪村公厕是鼎湖区的“明星”厕所,记者发现这座公厕确实与众不同。公厕外形端正,装饰别致古朴,门口红色的仿古镂空门框醒目大方,引人注目。内部装修风格以简单为主,配套实施完善,环境干净卫生,并制定了公厕管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厕文明形象,也有助于改善村民如厕和卫生习惯。
据了解,原本的迪村公厕建于上世纪90年代,设施陈旧、部分外观受损,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2019年,迪村社区结合村庄未来发展和群众需求,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历时近70天完工,总造价28万元,达到了二类公厕标准。
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鼎湖农村公厕的升级改造得益于该区坚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分类指导、因村施策,切实把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落实为惠及广大群众大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2019年以来,鼎湖区57个纳入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居)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382户,户厕改造完成率100%,累计新建(改造)卫生公厕77座,完成省2019年农村公厕建设任务118%,“厕所革命”行动覆盖各镇街,兑现建设奖补资金228万元,并基本落实专人管护和长效管理机制。
今年,鼎湖全区计划建设(改造)193座农村公厕,力争6月30日前基本完成农村公厕的建设(改造)任务,并全面消除废弃的旱厕和水厕。
鼎湖的“厕所革命”成效初现,但如何维护农村厕所的整洁才是关键,鼎湖区把目光聚焦在管理上。今年4月,鼎湖区开展了“鼎湖最美乡村公厕投票活动”,评选出了鼎湖区首批“最美乡村公厕”10座和“最具网络人气乡村公厕”1座,这些获评的公厕将分别获得5000元和2000元的公厕管护经费奖励,以及被授予荣誉证书和加挂颁挂牌匾。
同时,鼎湖区积极探索建立建管用并重、责权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区农村公厕实行统一高效的管理标准,运用一本日常保洁动态管理记录本、落实一厕一个保洁人员加一名村干部监督模式,同时切实提高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治理水平,确保给群众打造一个干净舒适文明的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
记者 岑永龙 梁子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