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桂洪查看茂谷柑生长情况。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记者4月15日在封开县江川镇裕丰村看到,这里的扶贫种植基地新种植的茂谷柑长势旺盛,山坡上种植的成片菠萝结出了拳头大的果实。三三两两的村民或在田间地头劳作,或在山林果场侍弄,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裕丰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560亩,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41户544 人,由中山市神湾镇人民政府挂点帮扶。
7年前,35岁的村民王桂洪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左臂严重受伤,失去了重度劳动能力,家庭也随之陷入贫困的境地。但在中山市神湾镇帮扶封开县江川镇裕丰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仅仅一年他就成功实现脱贫。
脱贫后的王桂洪决心做一名回报社会的人,他利用自己掌握的茂谷柑种植技术特长,指导其他尚未脱贫的村民种植茂谷柑,在闲暇时间里,他还经常到村里的五保户、残疾人的家里义务劳动。农忙时,他又主动到贫困户的家里帮忙采摘沙糖桔。
去年3月,裕丰村村委会改选,王桂洪被推荐为村委委员,负责村里的扶贫产业项目管理。他也从一名被帮扶的贫困户成长为一名帮扶贫困户的党员。
在裕丰村的菠萝种植基地里,55岁的贫困户莫美红正挥舞着一把锄头在田里锄草。“刚刚下过几天的大雨,草比果苗长得快,要及时把草铲除。”莫美红边擦着脸上的汗水边告诉记者,他家里共3口人,妻子和儿子都没有劳动力,如果不是政策扶持,像他这样既无技术又无劳动力的家庭基本无望脱贫。
如今他在村里的扶贫基地里务工,干着一样的农活,每天却能有80元的收入,加上低保金和其他种植养殖项目,也达到了脱贫的标准。
37岁的陈冰滢则告诉记者,去年她经人介绍到广州的一家建筑工地做工,月收入4000多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她所在的工地至今未能如期开工,她也一直在关注着开工的信息。
“我唯一担心的是家中丈夫,他是一名残疾人。”陈冰滢的眼中流露出了浓浓的不舍。
“村委会上周开会讨论了你丈夫的事情,按照就业政策可以安置到扶贫基地里务工,月收入为1500元。”王桂洪安慰说。
陈冰滢的脸上立刻笑成了一朵花。
中山市神湾镇帮扶封开县江川镇裕丰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李靖宇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帮扶单位神湾镇对裕丰村的扶贫帮扶累计使用自筹资金192.54万元,开展45个扶贫项目,主要产业有:神湾菠萝、茂谷柑、茨菇、农贸仓库等。截至目前,全村贫困人口已100%达到“八有”要求,实现全面脱贫。
“按照帮扶政策要求,贫困户全部脱贫后,省定贫困村达到摘帽标准,但帮扶工作队仍然不撤离,帮扶政策仍然不变。”李靖宇说,他已经将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精神传达给了所有贫困户,大家对今后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一定能够脱贫奔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