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土壤种植植物,可是,你见过用“水”也能种出可食用的蔬菜水果吗?近年来,鼎湖区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就利用水培技术成功种植了多种蔬果,包括大(小)番茄、哈密瓜、甜瓜、黄瓜等,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了科学探究的快乐,并在多个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日前,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和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第3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获奖名单公示,其中,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无土栽培小组的“水培种植多种水果,体验新技术魅力”项目获得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为了更好地参加比赛,在肇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鼎湖区教育局、鼎湖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鼎湖区实验中学创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无土栽培种植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掌握水培技术的操作:育苗—水培设施清洁消毒—配制营养液—定植—田间管理(修剪老叶侧芽、人工授粉、绑蔓整枝、喷叶面肥、疏花疏果等)—收采。
据了解,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4年,学生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水培体验了蔬果种植的成功感,了解了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还进行多种科学探究活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被科学的魅力所吸引,不仅对每一个过程都不马虎,每一次的实践都不怕累,还在每一次种植和探究完毕后,撰写相应关的实践报告、科学小论文和观察日记,对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小结。通过该项科技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硕果,学习到了学科知识外,还拓展了课外知识,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科学创新的思维。
鼎湖区实验中学师生们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鼎湖区对科学教育的持续重视和投入。据了解,鼎湖区目前有着近两百名中、小学教师(含兼职)从事科学教育,鼎湖区的每所小学均配备了科学实验室、科学器材室,每所中学均配备了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室,部分学校还配备了创客课室,为科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按照课程标准,全区中、小学校每周为学生开设两节科学课堂,一方面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户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科技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引领孩子走进科学的世界,培养科学思维,收到良好效果,让鼎湖区科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鼎湖区教育部门还通过与肇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鼎湖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沟通和合作,邀请到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技馆馆长对全区科学教育教师进行授课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前沿的科学知识,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提升教师科学理论和教学水平。同时,鼎湖区还积极举办全区中小学生体育科技艺术节,对优秀科技实践项目进行评比,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走近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们的对科学研究的潜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鼎湖区中小学校师生参加国家、省级科技比赛共获得二十多个奖项,其中,广利中心小学教师彭倩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手大赛二等奖,鼎湖区迪村中心小学学生陈永坤、梁誉琛获得了乐博士杯第六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荣获一等奖。
记者 岑永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