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百香果销售遇阻 扶贫干部献策出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封开县大玉口镇民强村,沿着弯弯曲曲的绿色生态风景带前行,乡道两旁绿油油的百香果林不时飘来阵阵果香,让人心旷神怡。青紫相间的果实挂满枝头,这便是该村扶贫产业的“摇钱树”。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百香果销售受阻,为此,扶贫干部早早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迅速启动扶贫“复工”工作。

在封开县大玉口镇民强村,沿着弯弯曲曲的绿色生态风景带前行,乡道两旁绿油油的百香果林不时飘来阵阵果香,让人心旷神怡。青紫相间的果实挂满枝头,这便是该村扶贫产业的“摇钱树”。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百香果销售受阻,为此,扶贫干部早早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迅速启动扶贫“复工”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226152739

百香果迎来收成。 通讯员 柴嘉蔚 摄

春光明媚,民强村百香果基地的工人们已经忙碌了起来。因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阻,已成熟的百香果未能及时采摘,已掉落、腐烂在地,工人们正在处理烂果。“今年的百香果产量和销售都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产量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一。”扶贫干部(中山)团市委驻民强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莫仕忠眉头紧锁,深感可惜与痛心。

莫仕忠告诉记者,原本应在4、5月就能享受到百香果丰收的喜悦,但现在要待剪枝之后的重新产果,大约到6月才会迎来收成。面对目前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防“疫”阻击战与扶贫攻坚战必须“同部署”“齐推进”。为确保基地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及采摘果实的卫生安全,工人们都要戴口罩、测体温,分地块、分地段开展工作,防止密切接触。

微信图片_20200226152802

工人们正在摘百香果。 通讯员 柴嘉蔚 摄

如今,基地里已成熟的百香果存量就有一万多斤,在疫情期间,为了解决销售受阻问题,驻村工作组一方面积极倡议各机关企业、食堂和广大的党员干部,对接购买这些扶贫产品,以及开拓传统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搭建“互联网+”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微店为电商平台,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增收致富拓展新空间。

在扶贫车间里,贫困户李大姐正在给百香果分箱打包,每一箱果5斤重,加上箱子是5.5斤,她认真过磅,不出差错。李大姐对记者说:“幸亏有扶贫工作队的帮扶,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扶贫车间里分箱打包好的百香果,将会在物流畅通后陆续发货。“目前微店上已接到不少订单,其中‘百香果5斤全省包邮’最受欢迎,好评率100%。”莫仕忠坚信眼前的困难终将会迎刃而解,春天也会如期而至。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柴嘉蔚 侯浪 战雨彤】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