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照明灯。他们,就是教师。在刚过去的2019年里,广大教师依然兢兢业业,以责任和耐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或扎根山区致力教育扶贫,或努力学习新理论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或培育青年教师引领地区学科教学,为我市教育事业继续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武依昕,她的身后是学生们的手工作品。
端州区启智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武依昕
特殊教育领域的“尝鲜者”
对武依昕来说,2019年是特别的一年。在这一年,她完成了教学职务上的转变,从一线老师成为教务处副主任,着手推进学校各项教学改革,协助学校教学工作踏上新征程。在这一年,她两年前学习AAC辅助沟通系统课程终有成果,所负责的区级AAC课题成功立项,为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2013年,武依昕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并进入端州区启智学校工作。去年,她与学校领导、教务处主任一起,按照国家要求,带领全校老师进行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对全校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每周开展校本培训,并在全校推广 “一人一优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和授课技巧。
武依昕个人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2017至2018年,她六赴重庆学习AAC辅助沟通系统理论,在去年终于开花结果。武依昕介绍,AAC介入三部曲理论是目前比较全面、系统的辅助沟通教学理论之一,正在国内特殊教育领域推广。“这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内心,更好地帮助他们沟通。”
武依昕是肇庆市最早“尝鲜”这项理论的特殊教育老师,她去年牵头成立AAC课题小组,开展为期两年的研究,“我会将这套理论运用到教学中,让更多老师了解、掌握,帮助到更多特殊儿童快乐成长。”
在武依昕看来,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她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我将不忘初心,一往无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