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玉琮亮相故宫博物院 良渚文化交流重要物证,全省仅三件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良渚与古代中国—— 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展出了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件珍品玉琮来自封开县博物馆。

2019-12-23_2929255

 

封开县博物馆珍藏的玉琮。 受访单位供图

封开县博物馆珍藏的玉琮。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讯(记者 吴威豪)近日,“良渚与古代中国—— 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展出了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件珍品玉琮来自封开县博物馆。

据了解,这件玉琮为灰白色,内圆外方,小巧精美,通长、通宽、通高分别为4.20厘米、4.20厘米和7.40厘米。器表每面以横槽分为3节,中间又以竖槽一分为二,每个转角饰两组半筒化神人面纹。因有两条通裂(已粘接),所以属于残缺文物。1984年,封开县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在杏花镇禄美村对面山上采集到该宝贝。

封开县博物馆副馆长袁一鸣介绍,广东省目前共发现玉琮3件,封开的这个是其中一件。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 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这件玉琮十分珍贵,属于良渚文化交流重要的历史物证,曾被借至梧州市博物馆、香港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展览。今年7月16日开始,又在故宫博物院展出。袁一鸣介绍,玉琮发展历史时期跨度在距今5300至4300 年间,封开发现的这件玉琮目前尚未考证其具体年代。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