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这一年,四会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再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上榜“2018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县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1月18日召开的中共四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强化大湾区主角身份认同,充分发挥四会区位优势,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肇庆在大湾区中赢得重要一席之地作出担当贡献。
西江日报记者 周永龙 特约记者 黎洪锋

四会市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一河两岸”建设日新月异。 西江日报通讯员 何洪锋 摄

2019-01-21_2283911
【回顾2018】
加快构建“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新格局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四会发展
一年来,四会不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实里抓。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大学习。市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扩大)学习22次,建好用好113个新时代文明讲习中心(所、站)。对重大课题开展深调研。组织开展 2轮共46个专题调研,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13个。科学谋划部署促进真落实。召开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出台“1+1+4”系列文件,提出了构建“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新格局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突出抓好党建主责主业
一年来,四会始终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抓好中央及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全市机构改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批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强力夯实党的基层基础。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19个,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57个。大力实施“头雁” 工程。弛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对27个单位开展巡察。
□“三个年”活动成效明显
一年来,四会坚持产业强市,大 抓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 “1133”工程,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93亿元。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 活 动。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溢出,全年新引进项目49宗,计划投资总额 2 4 0 . 3 8亿 元。深 入 开展“园区 建 设年”活动。全年园区新增开发及盘活土地1562亩,新建成及盘活改造通用厂房(含孵化器通用厂房)24.6万平方米。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年”活动。推进土地联合收储、“三旧改造”、增减挂钩、拆旧复垦等工作,省、肇庆市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R&D经费占GDP的1.9%,设立6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引导母基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个,建成孵化器3个,均位居肇庆各县(市区)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一年来,四会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努力破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商品房去库存面积163.22万平方米,降低企业各类成本1.32亿元。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妥推进,“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正式运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抽查验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国家、省、市的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快 推 进“数字政 府”建 设,“一次 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不断取得突破。设立肇庆市首个重点项目代办窗口及“首席代办员”制度,“双容双承诺”“先建后验” 改革实现落地见效,开办企业便利度与珠三角先进地区看齐。
□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加快推进
一年来,四会坚持以交通为先导,以创 文 常 态 化 为 抓手,推 动 城 市 面 貌持续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完善提升城 市 交 通 脉 络。积极 配合推 进 东 进大道四会段、肇庆环城快速干线等项目建设,二广高速龙甫互通、广佛肇城轨连接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商业大道四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动工或建成通车。 “城市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推进实施绥江“一河两岸”城市规划;广佛肇科教新城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3 所高等院校;贞山新城广强大道建成通车,体育中心建成并成为城市新地标,成功承办十五届省运会部分赛事;新城· 吾悦广场、嘉宏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重点实施创文“十大提升工程”,以“大数据”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成功举办“禅行四会 玉润人生”骑行徒步、国内首个全国女性诗歌周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年来,四会坚持以创建省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在省内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含村庄建设规划)成果编制,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启动以花卉、柑桔为主导产业的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江谷镇乡村游被省旅游协会授予 “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称号。率先完成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建设203条美丽宜居村、37条特色精品村,建成水车村、杨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并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粤西片区推进会的学习样板。打造扶利村、福田村等五个省级文明乡风建设示范点,成为肇庆市示范标杆。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为引领示范,全市动员村民积极筹资投劳超1亿元。
□社会民生事业持续进步
一年来,四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 理 念,着力 解 决 人民 群 众 反 映 迫切的民生问题。基本完成“十项惠民实事”。城镇新增就业6998人。玉城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282 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城综合医院、四会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卫生强基”项目加快推进。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政府性债务综合负债率远低于风险水平。全市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已全部实现政策兜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八有标准”实现预脱贫。城区空气月PM2.5阶段均值处于省限定范围,“河长制”有效落实,青岐涌经整治后水质稳定达标,基本完成20.7公里的城市管网建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