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8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函〔2018〕81号)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落实,十件惠民实事的43个具体事项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取得硕果。
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月人均1013元,幼儿园教职工津补贴每人每月100元;
◆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300元;
◆鼎湖区优质民办学校凤凰三立学校2018年9月1日开学;
◆全市663所小学分教点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4713人参加乡村小学分教点教师全员培训。
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
◆全市低保标准一体化,每人每月750元,比省标准高20元;
◆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最低标准14400元,全市孤儿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比省标准提高240元;
◆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均不低于80%;
◆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2000元和2700元,超过省标准110元和180元。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完成250公里;
◆省定贫困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完成111间;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97.61%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垃圾治理体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有成果,四会环保焚烧发电厂建设进度为93%,肇庆环保能源发电项目正进行基础工程;
◆834条村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提高群众出行便利
◆实现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全年办理老人免费乘车卡14174张,免费乘车人数1970万人次;
◆新增和延伸公交线路(含延长运营服务时间)19条;
◆蓝塘南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市城市化道路改造工程(一期)和国道321线肇庆新区富廊至端州前村段城市化改造二期工程(富廊至民乐桥段)通车运行;江滨堤路扩建改造工程实现全线功能性通车;G234线德庆前锋至光明段、S264线高要段路面改造23.5公里项目完成建设,S273线广茂铁路立交项目、S352线德庆西江大桥项目、S266线封开岗头桥项目、S350线广宁河口桥项目、S273线高要新桥大桥(左)项目工程等建成通车;
◆德庆西江大桥、肇庆西江大桥铁路桥、金马大桥已安装信息化预警系统设备;马房大桥铁路桥系统列入铁路集团2019年度计划,其余9座桥梁拟安装8套信息化预警系统设备(广佛肇城轨大桥和二广高速大桥共用1套系统),已完成建设方案、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
◆全市未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公路整治工程窄路拓宽完成96项共535公里;新增69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市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94人;
◆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48元;
◆“银龄安康行动”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惠及约65万老年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全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3881套;
◆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15户;
◆农村危房改造已竣工4523户;
◆2529套乡镇干部周转房建成并交付使用。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惠民水平
◆四会市江谷镇、广宁县江屯镇、封开县南丰镇、怀集县冷坑镇等4间中心卫生院县级第二人民医院升级工程顺利推进;
◆鼎湖区中医院、德庆县中医院升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
◆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每人每月1300元,比省标准增加300元;
◆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地中海贫血防控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均超额完成。
丰富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完成市体育中心升级改造、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建设、肇庆中学和市工业贸易学校的省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等项目;
◆全市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场次15353场,观影人数158.21万人次;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省定贫困村配送一套8件以上健身器材并完成安装;
◆肇庆市儿童公园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平整、部分绿化和停车设施建设等基本完成。
提高环境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
◆实施波海湖水质修复工程,波海湖各项水质基本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除险加固工程挂网招标(施工);
◆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27776人;
◆全市105个镇街210名专职调解员到岗到位,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131件,调解成功10946件,调解成功率98.3%。
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
◆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共获赔5484万元,用赔款安排各救灾经费4234万元;
◆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农场职工),按平均每亩不低于85元直接补贴;
◆水稻保险保额从每亩每造400元提高到800元,全市能繁母猪、生猪分别承保3.88万头、61.29万头,肉鸡承保712.3万羽,奶牛承保0.25万头,政策性岭南特色水果承保1722.95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