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要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西江日报通讯员 苏科伟 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高要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开拓奋进、主动作为,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新进展。
高要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从止负转正、企稳回升到大幅增长的“三级跳”。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6亿元,增长11.3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3.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18%,财政质量为历年最好。列入省、市2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7%,居全市首位。高要区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高要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在全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作风抓落实年”活动,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8年经济社会取得新成绩,亮点纷呈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高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实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领导同志带头宣讲等方式,带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全区累计建成“初心堂”新时代讲习所55个、新时代红色讲习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0个。认真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由区委常委会牵头组织2轮14个课题调研,以大调研推动真落实。召开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了“1+2+4”工作部署,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抓实抓细。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高要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坚决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基层党建提升年”和“提升组织力,筑坚强堡垒”试点活动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和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持续强化巡察监督,一年来开展四轮常规巡察,并同步和市开展一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区级巡察向村级延伸,基层正风反腐扎实开展,以金渡镇为试点,开展农村小微权力监督体系示范镇建设,带动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

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主导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西江日报通讯员 苏科伟 摄
产业强区扎实推进
高要围绕市委“一核三极一区”战略部署提出打造引领产业强市重要增长极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年”“招商引资年”“项目落地年”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正申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要金利五金智造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
全年累计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226.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88.83%,成功引进投资160亿元的国信(肇庆)教育文旅产业大项目;新增落地开工项目15个,新增竣工投产项目8个。
全区“规下”转“规上”新增入库企业41家,净增 2 6 家,新 增 数、净增 数 均居 全市第一;全区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4家,新增30家、净增2 9家,新增数、净增数均居全市第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建设 加快推进,全区 PCT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市第一,比2 0 17年翻一番;2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西江人才计划”“高要雄才计划”深入实施,新引进和培育博士7人、硕士23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93人。
营商环境大幅提升
高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
实施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行动,新开办企业从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减到最快3个工作日可领取营业执照,在全省排名第四。
区内政府性投资项目28个工作日、社会性投资项目21个工作日可办结。
在全市率先开展“百行服万企”小微融资专项行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全省首个不动产登记“虚拟窗口”试点正式上线,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被省确定为良好等级。
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莲塘镇波西村入选“广东改革开放示范百村”。
文明创建成效明显
高要实施创文“八大整治提升行动”和迎省运“五点一线”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基础设施、集贸市场、乡镇环境等专项整治,完成23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以及城市主要出入口美化亮化、街头小景和街心公园等工程建设,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开展把党支部建在创文测评点和网格上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开展“好习惯、好家风、好村风”和“最美高要人”评选活动,选出100名高要“身边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活动不断深入。

高要紫云 大道建成通车, 展示高要城市 魅力窗口。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彦成 摄

广茂铁路新桥 道口立交改造建成 通车,新桥镇及周边 10多万群众近30年 “等火车过马路”的 日子一去不复返。 西江日报通讯员 苏科伟 摄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高要区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为全国基层农机推广示范县和全省8个承担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建设县之一。
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加快推进,高要南药现代产业园被省政府评为全省首批现代产业园,并获省首批财政直补。
“河乐水”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乐城镇社播村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主体工程建设,成功承办肇庆市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以及首届“稻草文化旅游节”活动;水南镇被认定为省森林小镇。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推进,每个镇(街道)各2条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其中首批6个重点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效应明显。
回龙镇澄湖村被认定为“中国古村落”,是肇庆市目前唯一一条“中国古村落”。
民生实事赢得民心
高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主动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全覆盖,启动产业扶贫项目和资产扶贫项目1424个,全年实现预脱贫1004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任务,有效处置跨省非法收集转移固体废物案件;2018年高要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东南板块排名第3;探索“绿色金融+生态补偿机制”,成功发放全省首笔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
高要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高要人民医院南岸分院正式投入使用,全力做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要赛区工作,紫云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如期建成通车,新兴江一桥动工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有效,社会大局平安稳定,金渡镇大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该区入选2018年度“中国幸福百县榜”。
高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认真听取和吸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由该区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夏冠新牵头提出的广茂铁路新桥道口立交改造于去年底建成通车,新桥镇及周边10多万群众近30年“等火车过马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