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在肇庆广袤的乡村土地,有着一群乡村导游(讲解员)。他们扎根乡土,用充满烟火气的表达,让游客看到风景的同时,还能理解风景背后的生活逻辑与文化内涵,实现从“观光”到“体验”的转变。乡村游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乡土特质,而讲解这些内容,非耳闻目睹、知根知底、能说会道的“土导游”莫属。最近,2025年肇庆市开展金牌乡村导游(讲解员)评选,记者采访其中三位乡村导游(讲解员),了解她们如何讲好乡村旅游故事。
张智灵
有温度地讲述古村蜕变
“‘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端州区石牌社区营造属于乡村意境与城市发展并济的新模式,修建优化农耕文化遗产和功能性的公共景观场所,让石牌村迎来从‘城市背面’到‘旅游封面’的华丽转身。”在石牌社区彩虹路上,中铁广州局三公司的乡村导游张智灵绘声绘色地向众多参观者介绍历史古村的蜕变。
张智灵在小学四年级时,来到肇庆,大学毕业后在端砚展览馆负责讲解工作,对端砚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喜爱研究宣传肇庆本土文化。石牌社区升级项目由中铁广州局三公司负责,也需要一位导游为参观者讲解,张智灵便主动请缨。
讲解一个地方一定要有温度,这是张智灵所恪守信念。所以,她多次到实地走访,亲身感受到了“百千万工程”给社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翻阅资料,跟当地社区居民与工程建设者了解,将石牌社区的来历、民谣、地理以及变化等了然于心。
作为一名肇庆的乡村导游,张智灵怀揣对肇庆的深厚情感,以专业、灵活和充满温度的服务,让来自四方的游客都能在肇庆的青山绿水与淳朴乡情中,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例如对学生群体侧重启蒙教育与趣味互动;对外来游客,展现文化差异与地方特色。“一名外地小学校长来石牌社区参观,在我的讲解下对肇庆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临走前还买了不少端砚,计划让学生用端砚来练习毛笔字。”她说。
与此同时,张智灵尝试拍短视频、做直播拓展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受众前来参观。乡村导游的工作对她来说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段充满温暖、成长与意义的旅程。“它让我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我的第二故乡,也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她跟记者说。
涂江珊
“外行人”讲好乡村故事
“这是蚬岗镇上正在试营业的‘村咖’,过段时间还会在冬天推出烤黄金番薯,也是蚬岗镇的特色产物,很好吃,希望大家都能来尝尝。”在采访过程中,涂江珊不遗余力地向记者推介高要区蚬岗镇旅游特色。
她在蚬岗镇工作生活四年,切身感受到这里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而发生的积极变化。这让涂江珊萌生了强烈的愿望,想借此东风,向更多人介绍和推广她工作和生活的这片土地。
涂江珊并非导游科班出身,没有相关的专业学历背景,凭着对蚬岗镇风土人情的浓厚兴趣,报名系列培训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她从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出发,积累素材,例如和本地的老村民以及村干部们聊天。“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充满了自豪感,总能为我提供非常生动详实的介绍。”她说。
在初步构思后,涂江珊还会去计划讲解或拍摄的取景地点进行实地踩点,让内容与实地场景结合得更紧密。所有的前期准备最终都要服务于现场的灵活运用,在实际讲解时,她非常注重随机应变,根据现场环境和听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述的重点和方式。
对于蚬岗镇而言,通过涂江珊的讲解,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向外界展现蚬岗镇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发生的积极变化。对于游客而言,她的工作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快速、深入地了解蚬岗镇的独特魅力与本地特色。
这份兼职的讲解工作给她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改变和满满的成就感。它让涂江珊学会了放慢脚步,更加细心、积极地关注和发现身边、附近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事物。
李然卉
讲打动人的乡土故事
“请大家看眼前这片缤纷公园。这里曾经是一处杂草丛生的闲置荒地,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如今已焕新为占地4万平方米的绿色空间,建有健身区、儿童乐园和露营区。”李然卉长期参与广宁县宾亨镇的宣传与文化工作,亲眼见证了“百千万工程”为宾亨镇带来的变化。正是这种从荒芜到繁荣的真实蜕变,激发了她把家乡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的动力。“我通过讲解,转化为打动人的乡土叙事。”她跟记者说。
李然卉的讲解以“百千万工程”为主线,融合本地历史、产业与红色文化元素。例如在讲解中,她不仅介绍百合花田的产业模式,也会融入竹编工艺、红色旧址等文化符号。在设计内容前,她会实地走访项目现场、查阅资料,并与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团队合作,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确保内容真实、生动、有深度。
对于不同群体,李然卉的讲解也有不同侧重。例如对学生群体,她侧重互动与教育,而对外来游客,她则突出本地特色与文化差异,如竹产业文创、集装箱商业街等新兴业态。
不过,李然卉在讲解时也遇到一些突发事情。她告诉记者,曾有一次,在讲解中,她遇到游客对宾亨镇发展提出疑问。“我没有回避,而是结合具体数据与案例,如公园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百合基地年产值超40万元等进行回应,并邀请他们实地参观,增强了说服力与体验感。”她说。
乡村导游让她从一名普通的文化站职工,成长为宾亨镇故事的讲述者与传播者。每当看到游客因自己的讲解而对宾亨产生兴趣与共鸣,或听到村民说“原来我们镇这么有意思”,她都感到无比自豪。“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与宾亨镇共同成长的见证。”她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