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特约记者 刘潜
近日,高要区白诸镇北凤村委会北岸村,百年碉楼遗志堂静静矗立,见证着一场跨越海峡的归乡。鞭炮声里,80岁的黄海燕小心翼翼地捧着父亲黄志刚的骨灰,在乡亲们的迎接中,将这位漂泊半世纪的抗战老兵安葬故土,让父亲深埋心底的乡愁,终在故乡的怀抱中安放。

高要籍台湾抗日战士黄志刚。受访者供图
1902年,黄志刚出生于北岸村。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致抗日,黄志刚毅然告别故乡,投身全民族抗战的洪流。其间,他历任空军十五中队队长、空军训练总队队长、教官等职,曾率队参与南京、南昌、长沙等地的对日作战,在烽火中用热血守护家国。
由于战乱,壮年的黄志刚不幸滞留台湾,从此,故土成了他遥不可及的牵挂。1997年7月,黄志刚在台逝世。据其女儿黄海燕回忆,弥留之际,父亲反复嘱托子女:“一定要带我回家!”这份沉甸甸的归乡心愿,成了家人心中的牵挂。
2023年4月,这份跨越海峡的期盼,经由黄志刚亲属委托在肇亲友,抵达高要区台港澳事务局。“不能让抗日英雄漂泊在外!”接到诉求后,该局立即主动对接肇庆市台港澳事务局、高要区民政局和白诸镇人民政府。从耐心细致地解读丧葬政策,到逐字逐句指导补充申请资料;从多方协调安葬场地,到全程跟进手续办理的每个环节,各部门用细节传递温情,为这场跨越山海的归乡铺就了一条温暖坦途。
两年光阴,漫漫归乡路。在各部门的合力护航下,2024年,各项申请手续顺利办结。2025年11月,黄志刚的子女终于带着父亲的骨灰,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
得知消息,村民们自发聚拢在遗志堂前,静静迎接这位家乡的抗日英雄。青烟缭绕中,黄海燕将鲜花轻放在父亲遗像前,哽咽着说:“爸爸,我们带您回家了!感谢家乡的亲人,让您的心愿,终于实现……”
看着黄志刚的骨灰顺利安葬,北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国坤眼眶泛红:“黄老为国家拼过命,家乡永远是他的根。我们会好好守护他的安息之地,把他的抗战故事讲给后辈听,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海峡悠悠,割不断故土情深。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正是两岸一家亲最动人的见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