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部门合力 跨越海峡 归乡圆梦 高要籍台湾抗战老兵落叶归根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高要区白诸镇北凤村委会北岸村,百年碉楼遗志堂静静矗立,见证着一场跨越海峡的归乡。鞭炮声里,80岁的黄海燕小心翼翼地捧着父亲黄志刚的骨灰,在乡亲们的迎接中,将这位漂泊半世纪的抗战老兵安葬故土,让父亲深埋心底的乡愁,终在故乡的怀抱中安放。

记者 戴福钿 特约记者 刘潜

近日,高要区白诸镇北凤村委会北岸村,百年碉楼遗志堂静静矗立,见证着一场跨越海峡的归乡。鞭炮声里,80岁的黄海燕小心翼翼地捧着父亲黄志刚的骨灰,在乡亲们的迎接中,将这位漂泊半世纪的抗战老兵安葬故土,让父亲深埋心底的乡愁,终在故乡的怀抱中安放。

高要籍台湾抗日战士黄志刚。

高要籍台湾抗日战士黄志刚。受访者供图

1902年,黄志刚出生于北岸村。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致抗日,黄志刚毅然告别故乡,投身全民族抗战的洪流。其间,他历任空军十五中队队长、空军训练总队队长、教官等职,曾率队参与南京、南昌、长沙等地的对日作战,在烽火中用热血守护家国。

由于战乱,壮年的黄志刚不幸滞留台湾,从此,故土成了他遥不可及的牵挂。1997年7月,黄志刚在台逝世。据其女儿黄海燕回忆,弥留之际,父亲反复嘱托子女:“一定要带我回家!”这份沉甸甸的归乡心愿,成了家人心中的牵挂。

2023年4月,这份跨越海峡的期盼,经由黄志刚亲属委托在肇亲友,抵达高要区台港澳事务局。“不能让抗日英雄漂泊在外!”接到诉求后,该局立即主动对接肇庆市台港澳事务局、高要区民政局和白诸镇人民政府。从耐心细致地解读丧葬政策,到逐字逐句指导补充申请资料;从多方协调安葬场地,到全程跟进手续办理的每个环节,各部门用细节传递温情,为这场跨越山海的归乡铺就了一条温暖坦途。

两年光阴,漫漫归乡路。在各部门的合力护航下,2024年,各项申请手续顺利办结。2025年11月,黄志刚的子女终于带着父亲的骨灰,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

得知消息,村民们自发聚拢在遗志堂前,静静迎接这位家乡的抗日英雄。青烟缭绕中,黄海燕将鲜花轻放在父亲遗像前,哽咽着说:“爸爸,我们带您回家了!感谢家乡的亲人,让您的心愿,终于实现……”

看着黄志刚的骨灰顺利安葬,北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国坤眼眶泛红:“黄老为国家拼过命,家乡永远是他的根。我们会好好守护他的安息之地,把他的抗战故事讲给后辈听,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海峡悠悠,割不断故土情深。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正是两岸一家亲最动人的见证。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