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铁军荣光百年路 薪火相传启新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陈明红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要把独立团训练成钢铁之师,打造成一支铁军!”“铁军!铁军!”台阶上,叶挺团长洪亮的声音划破夜空;台阶下,年轻的战士们紧握钢枪,身姿如松、目光如炬。

11月20日晚,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广场的沉浸式实景戏剧《铁军源》演出现场上,激昂的音乐声高扬,年轻士兵们庄严列队操练,铁血军魂在铿锵誓言中凝聚。这一幕,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的脉搏。

百年征程铸就铁军忠魂

铁军威名,穿越历史风云而历久弥新;革命薪火,历经岁月洗礼而光芒愈灿。

100年前的今日,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推动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在肇庆正式成立,叶挺任团长;次年1月,第三十四团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这支仅2000余人的部队,萌生了中国共产党“党指挥枪”的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也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作为铁军的摇篮,肇庆见证了这支部队“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早期探索。

“三反树正气、铁纪扫旧章,支部建团上、信念心中装。”正如沉浸式戏剧《铁军源》主题曲《铁军从肇庆出发》中所唱,叶挺独立团内建立完整党组织,建立起军队中第一个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筑牢“铁军铁心跟党走、战旗永随党旗飘”的忠诚根基。军事训练上,部队推行“四操三讲”制度,依托七星岩、北岭山等地的复杂地形开展实战化演练,锻造官兵“铁脚马眼神仙肚”的过硬素质。驻肇期间,部队还积极支持西江地区农民运动,在高要领村事件中打响“第一战”,沉重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气焰。

1926年5月,这支在肇庆淬火成铁的部队,作为北伐先遣队挥师北上。在北伐战争中,首战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此后,这支部队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并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德同志说过,叶挺独立团是研究中共军史的“老根儿”。这支英雄部队在浴血奋战中熔铸出“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光荣传统,并跨越时空,滋养着强军之路。

红色传承激活历史记忆

百年风雨洗礼,铁军光荣传统已深深融入肇庆的城市血脉,成为激励一代代肇庆儿女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自1959年10月正式开放以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统一战线基地等称号。2019年,经国务院核定,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来,肇庆全面推进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的升级改造工程。2019年以来,肇庆累计投入1242万元,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实施旧址修缮和智慧消防等工程,精心守护纪念馆的历史风貌。今年6月,肇庆启动纪念馆改陈提升工程,以声光电技术,通过实物、影像、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让观众“走进历史”。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肇庆精心打造的红色文艺作品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沉浸式戏剧《铁军源》带领观众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现代粤剧《独立团长》用传统艺术唱响革命赞歌,广播剧《铁军》通过电波将红色故事传遍千家万户。其中,广播剧《铁军》荣获中国广播剧专家评析一等奖。

红色品牌闪闪发亮。肇庆创新打造“铁军讲堂”教育品牌,推出“西江红·铁军魂”系列精品党课。同时,肇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依托纪念馆建设市级“初心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高地,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供优质平台。

肇庆还注重创新内容与形式,挖掘红色旅游资源。2022年,肇庆“红十景”评选活动启动,铁军摇篮(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等)位列其中。如今,铁军主题游径也将正式启动,以“铁军征程”为总主题,通过梳理叶挺独立团建团、练兵、北伐、支援农运的革命足迹,打造一条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红色文化体验线路。

践行担当续写时代篇章

铁军光荣传统不仅存在于展陈与舞台,更闪耀在新时代的实践当中。

2024年4月,肇庆遭遇“龙舟水”汛情,封开县民兵在齐胸洪水中挨家排查,以肩背怀抱转移群众;怀集一中获救学子用手机灯光汇成星河,以《强军战歌》致敬救援人员。据统计,三年来,全市累计出动民兵5600余人次,在应急抢险中诠释“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

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工地,民兵“党员突击队”利用昼夜施工间隙助农惠农;在鼎湖区沙浦镇田间,他们清淤通渠保障春耕;在城乡绿化一线,他们一个月内种植20000余株树木装点家园。铁军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广东省首支民兵学雷锋服务队深入社区帮扶老幼,肇庆学院“铁血铸军魂”主题教育筑牢青年信仰,“铁军讲堂”以“订单式”宣讲获评省级教育品牌。

作为“铁军故里”,肇庆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同时,肇庆以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推进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将铁军光荣传统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肇庆实践正迈出坚实步伐。

在近期举行的铁军光荣传统宣讲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71282部队代表的发言掷地有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做党和人民完全信赖的铁军!”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站在百年新起点,肇庆这片红色沃土正从铁军光荣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砥砺前行,加快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

从北伐烽火到新时代征程,铁军传奇仍在续写——阅江楼前,战旗依旧鲜艳;西江潮涌,激荡着永不褪色的忠诚与信仰。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