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谢敏嫦 石彩珍 郑素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记者在封开县江口街道扶来村看到,昔日窄小坑洼的村道经过改造变得平坦整洁,水压低水流慢的供水管网也重新铺设完毕。扶来村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破解民生痛点、改善乡村面貌,徐徐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图景。

经过改造后的江口街道扶来村。 受访单位供图
全村房屋华丽变身
“以前的扶来村,老破旧农房到处都是。现在的扶来村变化很大,宛如世外桃源。”扶来村村民争相告诉记者,居住环境变美了,心里更舒畅了,游客也明显增多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的改变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2024年以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扶来村以村庄风貌提升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房屋外立面改造,通过集中攻坚,累计完成306间房屋的外立面提升,实现改造全覆盖。
“改造前,村内部分房屋外立面斑驳脱落、风格杂乱,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降低了村民的居住体验。”扶来村一名村干部表示,如今的扶来村,房屋风格统一协调、墙面整洁美观,岭南乡村特色愈发鲜明。
“难点路”变“民心路”
“以前这条路窄小坑洼,很让人头疼。特别是节假日,进出车辆增多,几乎天天堵车。”提及连接江口电厂至扶来村建光自然村的村道,村民们有一肚子的话想说。这条村道困扰着建光自然村180多户村民的出行。
今年4月,道路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江口街道办联合交通运输部门确定“破损修复+部分拓宽+铺设沥青”的改造方案。施工期间,台风与强降雨频发给工程带来不小挑战。江口街道办负责项目的党员干部与村“两委”工作人员全程驻场跟进,一方面协调解决施工与村民出行的矛盾,另一方面督促施工队采取“化整为零、不间断作业”策略,抢抓晴好天气推进工程。
8月1日,崭新的沥青路正式交付使用,沿路交通标识同步完善,解决了建光自然村村民出行难题。“难点路”变成党委政府造福群众的“民心路”。
清流入户润民心
“水压不足、供水不稳”曾是扶来村不少群众的心病。接到群众诉求后,江口街道多次联合供水部门深入实地勘察,敲定改造方案并组织施工。今年9月28日,供水管道铺设工程正式动工。
该工程线路从建光自然村文体广场延伸至扶来村卫生站,全长约500米,直接惠及沿线73户农户。目前,水管“主动脉”铺设已顺利完成,分管铺设、入户等收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工程完工后,将实现该片区“稳定供水、安全饮水”的目标,让村民们用上“放心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补齐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短板,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江口街道与扶来村聚焦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升级、水管改造等工程为抓手,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接下来,江口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奋力绘就更多宜居宜业、和美善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