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黎志鋆
北岭山下翰墨飘香,五十五载薪火相传。11月15日上午,肇庆学院办学55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肇庆学院体育馆举行,以“向新向上,以质图强”为主题,回顾学校55年来办学历程,开启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美好篇章。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指挥于海,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诗人、作家孔见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主持大会。
张爱军代表肇庆市委、市政府热烈祝贺肇庆学院办学55周年,对长期关心支持肇庆学院及肇庆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文化深厚、风景秀美、活力奔涌、崇文重教。肇庆学院作为肇庆高等教育的领军力量,自1970年建校以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精心办学、科学治校,已打造成为肇庆的人才摇篮和广东乃至全国教育版图的重要阵地。当前,肇庆正加快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教育、更渴望人才、更依靠创新。希望肇庆学院在办学治校上再攀高峰,早日实现“改大申博”目标,打造更具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助力肇庆建设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实现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共进。肇庆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肇庆学院发展壮大,希望学院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希望广大学子不负韶华、成就自我,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心肇庆学院发展,与肇庆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吴硕贤祝贺大会顺利举行。他表示,面向“十五五”,高校在服务乡村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希望肇庆学院构建“岭南乡建特色智库”,以乡村美学工坊为基础,整合多学科力量,为肇庆乃至岭南地区传统村落量身定制保护与发展方案;希望打造“产教融合实践样板”,校地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建设实践项目;希望完善“乡建人才协同网络”,建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创新“乡校联动”培养模式,促进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下沉,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琴作主题报告。她表示,学校将锚定“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总体目标,坚持战略引领,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双螺旋办学格局,实施“更名大学”“申博”“提升学科水平”三大工程,构建“湾区新工科、岭南新文科、数字新师范”三维办学体系;坚持学科牵引,做强师范教育,重点打造新兴工科和交叉学科,提升学校整体学术实力;坚持人才强校,实施“大师+团队”引育工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坚持服务湾区,助力推进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打造“政—校—企—研”科创融合新模式;坚持文化铸魂,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大会播放了肇庆学院办学55周年宣传片《扎根·生长》,现场还举行了名家微论坛、兄弟院校代表致辞、境外合作院校代表致辞、校友代表致辞、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揭牌、肇庆学院“艺术思政大先生工作室”揭牌、师生代表献词等仪式。
市领导邹莹、陈宣群,省市县三级有关领导,曾在肇庆学院任职的老领导,国(境)外友好合作高校代表,省内外兄弟院校代表,校企合作企业代表,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和各地校友会负责人,离退休教师代表,新闻界代表,肇庆学院现任校领导、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