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日前,2024年度肇庆市市级就业帮扶基地名单出炉,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中杰鞋业有限公司和肇庆乐华恒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入选。作为就业帮扶基地,这三家企业带动了本地以及广西、贵州等广东省对口帮扶省份脱贫人口就业,保障他们稳定就业,托起困难群众“稳定的幸福”。这也是肇庆“稳就业”答卷中的亮点。

脱贫人员伍群喜正在折叠鞋盒。 记者 严炯明 摄
肇庆市中杰鞋业有限公司
精准关怀促稳岗
在肇庆市中杰鞋业有限公司其中一个车间里,喷油、抛光、安装……多名脱贫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今年44岁、来自高要区活道镇的伍群喜就是其中一位。
据了解,中杰鞋业在招募新员工时,会借助政府相关系统进行了解,如属于脱贫人员,在办理新员工入职手续后,对其进行建档立卡,登记在册,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关怀。目前,企业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0人。
伍群喜的丈夫与儿子都有残疾,女儿正读六年级,生活压力大。如今她每天一般工作八小时,再加上不定期加班,每月平均收入有三千多元,外加五险一金。这份工资很大程度帮补日常生活。“中杰鞋业给我买养老保险,为我以后养老提供了保障。”
另外,中杰鞋业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劳人员与其他在职员工一样,参与公司日常职业技能培训与干部选拔调升。公司充分考虑员工的个性、学识、能力、兴趣,适时为员工调动工作岗位,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职相称”。
今年42岁的戴德明患有眼部残疾,入职中杰鞋厂后,主管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安排到穿鞋带的工作岗位。“我每个月收入也有三千多元,能满足一家人日常开支。”他说。
中杰鞋业依据每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员的实际个人和家庭情况等,在公司每年开展的贫困人员慰问活动时,给予他们关心和关爱,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安心在公司工作和生活。
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技能赋能助乐业
在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内,员工谢先生认真地对成品进行检查和打包。他来自贵州省一个小山村,在家时以种田为生,2022年来到喜珍科技公司工作。“公司给我们缴了‘五险’,每月到手工资比自己在家干农活要多,效益好的时候更多。”他说。
喜珍科技公司从2020年初响应国家“稳就业、促脱贫”的号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一件可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事情,既能帮助偏远地区的群众获得稳定收入,也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可靠的劳动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两年来,喜珍科技公司累计吸纳超过50名来自帮扶地区的务工人员。目前,公司内在岗的、针对就业帮扶的工人有19人,他们来自广西和贵州。对于简单岗位,公司也会适当放宽学历和经验要求,并设立了明确的岗位晋升通道和技能津贴,鼓励相关人员长期稳定就业、追求职业提升。
在工作上,喜珍科技公司不但实行同工同酬,还优先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机会,逢年过节还组织慰问活动。“我们还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让他们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借着获得市级就业帮扶基地契机,喜珍科技公司将探索与帮扶地区的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更符合需求的技术工人,开放如仓储、物流、后勤等岗位供选择。
同时加大对这部分员工的在岗职业技能鉴定和晋升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从就业到乐业、成才的跨越,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小康的目标。
肇庆乐华恒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多维保障安民心
2021年,来自贵州省的张凤霞在老乡介绍下进入肇庆乐华恒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从事抛光工作。“我每月的收入除了解决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及小孩学习费用,还有少部分积蓄。”她告诉记者。
乐华五金公司在投产之初,就鼓励员工介绍亲朋好友到企业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会优先录用帮扶对象,目前在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数27人。
该公司人资经理邱汉强表示,脱贫人口劳动力稳定且珍惜岗位,流动率低,减少了招聘与培训重复投入,保障了生产连续性。同时,这部分员工经技能培训后,能快速适应岗位,不少人成长为车间骨干,为生产效率提升注入动力。
随着企业壮大,工人由筹建工厂10余人发展到现在440多人,每年吸纳就业帮扶人员大约20人。2026年,该公司将增加新的生产线,成立新车间和分厂,工作机会更多。“我们会优先录用绩效优秀的帮扶人员。”邱汉强说。
该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养,让其能在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上,公司为这部分职工提供单人单间或双人宿舍,宿舍内有热水器、空调及独立卫生间、小阳台等。公司还设有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方便员工工作之余进行文体活动。如员工有小孩入读学校,公司会主动帮助联系当地学校,让他们的小孩能就近入学。“虽然我现在住在宿舍,但得到公司的关怀和关爱,让我们有家的感觉。”张凤霞满怀激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