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明经行修双甲子 立德树人育万才—— 热烈庆祝广东肇庆中学建校120周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百廿弦歌,薪火相传。从1573年的两广端溪书院,到1905年的肇庆府中学堂,再到如今的广东肇庆中学,学校始终深耕教育沃土,与家国同行,与时代共发展。2025年11月,广东肇庆中学热烈庆祝建校120周年。

690d2dcee4b08f0ab644ee5a

690d2dcee4b08f0ab644ee5a

回首12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办学成果丰硕:百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七万名优秀人才;教育质量领跑全省,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等百余项重要荣誉,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站在新起点,肇中人将赓续百年文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锚定“打造全省顶尖、全国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地标”目标,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肇中力量。

从『西江最高学府』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3年,信安分校正式启用;2005年,迎来百年校庆;2001年,开启一校两部新模式;1994年,成为首批省一级学校1980年跻身全省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列;1949年,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1912年,定名省立肇庆中学,“西江最高学府”的美誉响彻四方;1905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肇庆府中学堂在“岭南四大书院”之一的端溪书院旧址诞生,开启广东肇庆中学的教育征程。从2007年承办新疆内地高中班、跻身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到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再到2024年斩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省级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称号,120载薪火相传,广东肇庆中学用坚守书写着基础教育的时代答卷。

强师振教   成果丰硕

肇中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38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11人,副高级教师213人,中级教师21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94人,肇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名,省市名师培养对象一批。学校大力构建校本教师荣誉体系,用教师荣誉感提升、引领教师价值追求,促进教师的专业自觉、高位发展,锻造出一支真诚温暖、心怀天下,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业务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突出、教学成果显著的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近五年来,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18篇,其中国家级41篇,省级214篇,开展课题研究156个,参编出版教材17本;教师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68项,省级奖项246项。

60后王文成

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肇庆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

广东肇庆中学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十杰教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优秀援疆人才、图木舒克中学优秀援疆教师

70后谭庆娟

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南粤优秀教师

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

80后黄丰民

中山大学生态学博士

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肇庆市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肇庆市优秀教师

肇庆市生物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广东肇庆中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

90后陈思宏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物一级教师

肇庆市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学生物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广东省“网安守护者”、肇庆市青年岗位能手、肇庆市教学能手

五育并举  多元成长

广东肇庆中学以“五育并举”为核心,构建理科竞赛、文科创新、艺体教育协同发展的学科特色体系,为学生铺设多元成长路径,成果丰硕。

近年,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81人次。其中,2024年曾俊铭获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广东省赛区一等奖,傅浩文等6人获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国家级奖项。

语文学科连续举办17届“戏剧人生”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广东省关工委“朝阳读书”活动,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470多人次。英语学科2025年获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一等奖5人。政治学科联动“创意集市”获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多项特等奖、一等奖。《包拯与端州》等多项研究性课题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艺体教育领域,2022年获“中华杯”全国管乐独奏大赛金奖;2024年获广东省青少年主题书画活动金奖、第九届校园交响音乐节全国展演重奏组一等奖。2024年学校在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夺2金3银,获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省中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获一金两银;2025年学校获省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甲组团体总分二等奖。

近五年来,学生在学科竞赛、各类创新大赛获国家级奖项共343人次,省级奖项260人次。

百廿文脉  光芒少年

星岩烟雨润文脉,西江潮涌育新人。广东肇庆中学以鲜活课堂、多彩实践与活力校园,为学子铺就绚烂的多元成长路,让青春绽放别样光芒。

课堂阵地里,“格物致知,崇善尚美”的校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活力型课堂”让知识变成思维探险,“学术型科组”培育学科素养,物理社、化学社等社团成“学霸孵化器”,众多学子从中敲开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大门。课后,40多个社团淬炼多彩青春:七星文学社获评“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肇中电视台跻身“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翰墨轩、南风阁、琴韵轩等社团,让兴趣有归处、让才华得绽放。

实践舞台上,“3+1+N”活动课程精彩纷呈,科技创新节奇思涌,人文国学节经典扬,文化艺术节歌舞亮,健康体育节活力彰。连续举办了九届的“文化创意市集”是年度“校园盛事”,学子化身“小老板”经营摊位,从中领悟市场规律,受到省市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研学课程中,责任在实践中扎根。“情系下帅,爱心传承”活动持续20年,学子携温暖走进怀集县下帅乡民族学校;自2007年承办新疆班以来,“春节温暖家庭”“校园结情谊,万里走亲戚”活动已成品牌,多元赋能助力成长,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肇中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学子自主拍摄的《我和我的祖国——我为我的家乡代言》双语微视频火出圈,40期作品展肇庆之美,在“学习强国”获百万点击率。

领跑全省  享誉全国

承452载书院风华,谱120年育人华章。在120周年校庆之际,广东肇庆中学《2026-2030年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规划纲要》(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加紧谋划,凝聚共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锚定“打造全省顶尖、全国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地标”目标,全面谋划未来发展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肇中力量。

规划聚焦“五育并举”,布局八大发展方向筑牢“地标”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构建全链条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数字素养,增强教师幸福感;推动课程多样化,开发科技、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创新“智慧交融课堂”,探索跨学科融合;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成立少年科学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六年一贯制培养;深化集团化办学,赋能肇庆教育均衡发展。

为保障规划落地,学校同步推出“六大工程”:“最美校园”建设工程融合智慧、科技、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平安校园”保障工程完善后勤服务体系,护航学子成长;“尚美之师”铸造工程升级教师荣誉体系,锻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校本课程”升华工程完善四大课程板块,深化内涵建设;“共融共创”赋能工程凝聚集团合力,驱动优质均衡发展;“拔尖人才”培育工程贯通人才培养全链条,聚焦拔尖创新强根基。

百年薪火,弦歌不辍。站在120周年新起点,广东肇庆中学将以教育强国纲要为引领,坚守育人初心、传承百年文脉,向着更高质量、更富特色的方向阔步迈进,奋力打造广东基础教育的闪亮名片,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百廿肇中  此心如月

——写在百廿校庆之际的深情回望与未来期许

广东肇庆中学党委书记 陈淑玲

时光不语,山河见证。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盈枝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广东肇庆中学一百二十周年华诞。这不仅是肇中的庆典,更是全体肇中人的精神归航。作为曾受您哺育的学子、执教的老师与赤诚的守护者,此刻提笔,心潮澎湃。谨以此文,致敬峥嵘岁月,寄望壮阔前程。

您的根脉,深植于1573年端溪书院的翰墨书香。历史沉淀中,铸就“明经行修”的风骨;时代浪潮里,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从端溪书院筚路蓝缕,到肇庆府中学堂革故鼎新,再到省立肇庆中学薪火相传,您始终与家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百廿岁月如歌,近七万学子自您怀抱奔赴山海。或成国之栋梁,或为行业翘楚,亦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奉献者,共同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肇中力量。

我们深知,肇中今日之郁郁青青,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深情反哺。你们是母校最珍贵的财富,是遍布四海、熠熠生辉的肇中名片。谨此向全球校友致以最深切的感谢与祝福!你们的赤子之心,让肇中精神历久弥新。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市教育局的指导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肇中已由“一校两部”发展为首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校区如珠,光华自绽。信安分校的启用,圆了“再造一所肇中”的梦想。我们承办新疆班、投身“百千万工程”、开展托管帮扶,凝练“肇中经验”;输出三十余名书记、校长和名师,成为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孵化器;借AFS国际交流平台与29国交流,彰显中国基础教育特色。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荣誉榜单硕果累累——从省重点中学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再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肇中以实绩赢得赞誉,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日肇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沐浴新时代朝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五育并举”绽放智慧与劳动之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天山雪莲与岭南木棉温暖同辉;“数字化赋能”点亮学子梦想。教育真谛在于浸润,我们愿将温情融于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守护每个孩子成长为“内心有光芒”的时代新人。

时和岁丰,万象升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百廿肇中,风华正茂。初心如月,恒久长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肇中人将永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气,以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以教育强国为使命,赓续百年文脉,共筑明日辉煌。我们坚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肇中必将在时代的画卷中,挥毫续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