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11月5日,2025年肇庆市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及专利转化对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举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近年来肇庆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成效显著。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及专利转让许可数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跨越式增长。融资额从2021年的3.51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171.49亿元,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多项创新金融模式率先落地肇庆,包括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全省首笔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等,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活动对2024年至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进行了表彰,并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先进单位、优秀示范国企授牌。现场还启动了肇庆市国资企业商标品牌发展计划,签署全国首个《“技术入股贷”融资工作指南(团体标准)》,完成国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同签约。备受关注的全国首笔南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成功签约,贷款金额达5.4亿元。
活动还进行了“知识产权+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分享;围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模式和高校专利转化进行专题交流,为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
肇庆城投置业公司执行董事张泉深表示,活动中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质押合同,以“城投·星悦”商标向银行质押贷款,通过商标质押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的经验,展现知识产权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实助力。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梁丽欢表示,通过“高要肉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实践,实现了区域品牌资源向资产的有效转化。
活动充分展示肇庆市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