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林下生“金” 民富村强——封开县罗董镇发展林下南药种植产业走出双赢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日前,记者从封开县罗董镇了解到,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传统,利用荒山林地发展“林药同长”的产业实践,推动南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发展之路。

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陈可心 王欢 刘卓恒

日前,记者从封开县罗董镇了解到,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传统,利用荒山林地发展“林药同长”的产业实践,推动南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发展之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中)在罗董镇调研南药益智生长情况。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中)在罗董镇调研南药益智生长情况。通讯员 供图

林下育药:经济发展 生态共赢

日前,记者在罗董镇思念村看到,郁郁葱葱的林木下,益智苗生机勃勃。南药益智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林下空地皆可种植,当年种下,次年悉心管护,第三年便能收获,亩产200斤至300斤,且一次播种、多年收益。其管护简便,适合留守家庭与年长农民种植。

“思念村在荒山、林地发展南药种植产业取得成功,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罗董镇政府相关人员介绍,益智种在生态林下,村民可享生态林补贴,同时推动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思念村党支部书记黎锦南透露,2025年,村中益智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达405万元。益智作为林下作物,种植看护轻松,药用食用价值高、需求大,是强村富民的好项目。村委会正动员更多村民扩种,并附带种植其他南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

产业模式:示范引领 驱动发展

2025年7月,封开县印发《封开县林下经济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推行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制度,为林下经济筑牢制度保障,破解“资源变资产”难题。

罗董镇种植南药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曾获“肇庆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近年来,罗董镇党委、政府瞄准南药经济,提出“一三产联动,二产提升”策略,以党建引领,发挥“领头雁”作用,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多维联动机制,破解土地流转、技术短缺、销售不畅等难题。

思念村自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尝试林下种植益智。2020年,罗董镇益思益智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该村成为封开县林下经济发展典范。如今,思念村依托新丰、朝阳两大水库周边林地资源,通过“合作社+种植户”模式,打造3000亩益智产业带,覆盖约200户农户。

村民袁小波种植益智20多年,从几亩扩至近百亩,年收入超10万元。他表示,村委会统一收购模式让种植户无后顾之忧,在市场波动时也能安心发展。

科技赋能:高校助力 产业提质

封开县围绕“一猪一鸡三棵树”(生猪、杏花鸡、麒麟李、油栗和南药)等优势农产品,深耕“土特产”文章。罗董镇凭借优良自然条件与种植传统,将林下空间变为南药生长沃土,科学规划适生品种,形成以牛大力、益智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构建“长短期结合、多品种互补”的林下经济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经验。

发展林下经济,科技力量不可或缺。在“双百行动”助力下,罗董镇依托高校,聚焦南药种植的重金属控制、药食同源开发、深加工等关键问题,破解标准化种植与产业链对接难题。

2024年以来,罗董镇政府、驻镇工作队多次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詹若挺教授团队、青菽志愿服务队等调研走访,为南药产业“把脉开方”,还促成广州中医药大学与罗董镇共建实践基地,助力打造“南药故事”特色品牌,为南药产业发展注入学术动力。罗董镇政府相关领导称,目前全镇南药种植已达万亩规模,除思念村3000亩益智外,还种植5000亩五指毛桃、3000亩牛大力、2000亩肉桂,2025年下半年又引进茯苓和三叉苦等药材种植,在科技加持下,持续扩大南药产业规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