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吴灿霞
“现在安心了,改天我还要回公司看看我亲手喂大的羊。”郑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舒展,手里紧握调解书,仿佛握住了那份安稳。“我们一定把羊卖出好价钱,绝不辜负这份信任!”公司负责人邓先生语气坚定地说。
近日,封开县南丰法庭法官黎英与调解员莫鎏通过一场充满温度的调解,圆满解决了放羊阿婆被拖欠工资的难题,既温暖了民心,也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一张工资欠条,曾让双方都陷入两难。每天清晨,郑阿婆就开始喂羊。尽管活儿累,但她心里踏实。后来公司经营出现困难,郑阿婆无奈离职。公司陆续支付了10万多元工资,但仍欠她2万多元。
今年8月初,郑阿婆向封开法院南丰法庭递交起诉状。案子由法官黎英承办。她仔细翻阅卷宗后认为:“郑阿婆60多岁了,赚的都是辛苦钱;企业眼下困难,但也得保住‘造血功能’。”她和调解员莫鎏一致决定:不能一判了之,要通过调解实现双赢。
调解开始,双方最初情绪对立。黎英和莫鎏采取背对背的沟通方式。黎英向邓先生释法说理:保障劳动者权益事关企业信誉,若被列入失信名单,将来贷款、签约等都会受影响。
另一边,莫鎏耐心宽慰郑阿婆:“公司不是故意欠薪,他们已经付了大部分,确实也有难处。”郑阿婆眼中闪动着理解的光芒,紧绷的心渐渐放松。
气氛缓和后,双方坐回调解桌。经核对,公司确认尚欠郑阿婆工资21100元。邓先生承诺:“再过两个多月羊就能出栏,到时市价更好,肯定能付清!”郑阿婆虽仍有担忧,但在法官的见证下,最终同意签署调解协议:公司承诺于10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欠薪,若逾期未付,郑阿婆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从一纸欠条到一份承诺,这场调解未经激烈争辩,却在法理与人情的交融中悄然化解了纠纷。据悉,封开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多元共治机制实质化解纠纷。今年以来,通过“人大+法院”“政协+法院”“庭所共建”等联动方式,已成功调处纠纷221件,调解成功率达4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