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三夏”时节,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农科所基地内的无人智慧农场里,成熟的水稻在7月18日前便完成了收割。蓝天白云下,无人旋耕机与无人插秧机穿梭在稻田中,分工合作完成水稻夏种工作。
封开县无人智慧农场内的烘干设备。 记者 严炯明 摄
“这是智慧农场,眼前的都是公司购买的无人农机。”负责管理农场的广东省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温超然带着记者走进田里。只见旋耕机驾驶室里没有农机手,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屏幕。屏幕显示,约200亩水稻田被划分成多个田块,每个田块有明确边界。无人旋耕机沿着既定路线完成打浆、平整土地的任务。
该农场当造水稻完成收割后,经市农业部门人员现场测产,所得亩产量达553公斤。国家统计局2024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稻谷单产7154.7公斤每公顷(477.0公斤每亩)。封开县无人智慧农场亩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背后的奥秘在于农场选种与智慧化种养。据了解,农场首次试种的是华航香银针,亩产量较普通品种高,具有株型集中、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抗稻瘟病等特性,且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属于浓香型优质航天丝苗品种。
在封开县无人智慧农场内,华航香银针的种植全流程得到全方位悉心“守护”。水稻种得好,整地首先要平。传统人手操作农机整地,受限于土地地形起伏不平,平整后的土地深浅不一,让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长势不均。无人旋耕机借助北斗导航等“智慧脑”控制行驶路线和旋耕深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无人插秧机借助“智慧脑”控制水稻种植行距与株距,有效提升产量。
在农田日常管养方面,农场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植保机,将细密的药雾如薄纱般均匀洒落在农田,省时高效。“作为新农人,我们不用在高温天坐在农机里,到田里‘蒸桑拿’,在空调房中就能遥控农机完成夏收与夏种。”温超然说,这是先进农机给自己水稻种植带来的最大获得感,“农场还拥有一整套烘干设备,让刚收获的稻谷在场内就能即时烘干。”
根据测算,无人智慧农场能够大幅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的作业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综合降低人工成本40%以上,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提高作物产量10%以上,同时收割减少损耗10%。
此外,无人智慧农场还能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5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0%以上。“农场固定管理人员只有两人,每亩人工成本由200至300元,下降到50至100元。”温超然说。
无人农机的轰鸣取代了耕牛的哞叫,无形的数据流浸润过世代躬耕的田畴。未来,广东省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与周边种植大户合作,打造1000亩无人智慧农场,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实现精准化管理,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