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宋彩虹
5月29日,全市首个“法官妈妈”工作室——广宁县“法护笋芽”“法官妈妈”工作室在广宁法院新楼法庭揭牌成立。7名女法官或法官助理被聘任为“法官妈妈”,结对帮扶辖区内儿童,常态化开展关爱工作。
“成为一名‘法官妈妈’,我倍感荣幸,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将立足审判执行工作,不断延伸职能,通过电话沟通、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帮扶活动,弥补孩子们缺失的关爱,保护其健康成长。”“法官妈妈”陈金珠法官说。
据悉,“法官妈妈”工作室的设立旨在以此为平台,充分发挥女性法官在司法实践中的柔性关怀优势,通过“法律刚性+情感柔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体系,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双向、全面的保护。
广宁法院出台的相关工作方案中指出,工作室首批“法官妈妈”从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且亲和力强、沟通耐心、具备同理心与危机干预能力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中选取,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经验与活力并存的合理结构,共同致力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
工作方案要求,成立专家顾问组,聘请心理咨询师、社工、教育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库,为查明案件事实提供专业意见,同时参与案件调解化解工作,为涉少矛盾纠纷提供智慧支撑。
工作方案明确,建立常态化的协同保护机制。工作室立足审判,延伸职能,强化与其他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联合机制,持续深化心理干预和家庭教育、社会调查与风险评估、联合救助与帮教帮扶、法治宣传与犯罪预防等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矛盾化解、综合治理等全方位服务。
“法官妈妈”工作室将充分利用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和资源,深入校园、社区等场所,积极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治宣传。今年以来,“法官妈妈”已开展帮扶帮教活动25次,开展案后回访案件33件,参加普法活动19次。
下一步,广宁法院将持续建强“法官妈妈”品牌和队伍,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用心用情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未成年人撑起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司法“暖心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