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强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封开县目前实有经营主体21632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415户,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封开县的主要经营主体类型。
近年来,封开县通过扶持帮助民营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广东新佳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产品。记者 王永强 摄
古香古色的小酒坊
在封开县江口街道,封川农场酒厂自1979年成立以来,几经辗转,从集体经济到民营企业,再到非遗工坊,见证了封开县民营经济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
刚刚走进生产车间,记者就被一阵酒香包裹,透过升腾的气雾,隐约可见工人正为锅炉添柴加火。当地特产大米经过煮熟发酵、蒸馏提纯等复杂的工序,最后酿成一坛坛醇厚浓香的米酒。
“2006年我刚接手酒厂时,只有两三名工人,销售单一的米酒,年销售额只有18万元。”封川农场酒厂总经理侯日海说,“经过改良酿造工序、研发新品种、引进新设备等一系列改革,目前酒厂已形成以米酒为主体,以窖藏老酒、养生泡酒等18个品种为主营业务的生态系统,日常存酒400吨以上,供应肇庆、广州、佛山、清远等地,2024年销售额达300万元。”
为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封开县牵线一家文旅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酒厂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帮助酒厂研发多样化的米酒饮品、文创礼盒等,将封开米酒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更好传承和保护封开米酒酿造技艺,封开县向封川农场酒厂授予“封开米酒酿造技艺非遗工坊”牌匾。
活力满满的小工厂
乡镇里的小工厂是村民就业的大平台。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顾家挣钱两不误,还让乡镇经济充满发展活力。
在江口街道的丰生水喜制衣厂,10余名员工一丝不苟,裁剪布料,缝制衣物,检验打包;在南丰镇的丰伦玩具加工厂,20余名工人生产制造毛绒玩具,这些玩具远销国外;在金装镇的封开县兆廷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有条不紊地串花、植毛、注塑、组装、打包。
“上班时间不固定,采用计件工资,有事时迟到、早退不扣钱。虽然收入没有大城市多,但胜在能够照顾家庭生活。”在丰生水喜制衣厂上班的莫女士很满意这份工作。在丰伦玩具加工厂工作的陈女士同样表示:“能够一边照顾孩子读书,一边在玩具厂务工增加收入,感到很幸福。”
“小工厂托起的是大民生。”封开县工信局相关人员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封开县实有经营主体21632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415户;在2024年全县经营主体构成中,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分别占经营主体总量的12.56%、85.13%、2.31%。个体工商户占全县经营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主要经营主体类型,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绿色环保的竹产业
封开县是传统的农业林业大县,辖区内竹子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竹产业的优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陈嘉龙在发展竹荪种植等林下经济产业时发现,当地群众发展竹产业较为粗放,多数是将成竹砍下后作为建筑用的脚手架使用和销售,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前景不大。
陈嘉龙到广州、东莞等地多次调研后,萌生出创办一家竹子深加工公司的想法。在封开县的支持下,2022年陈嘉龙联合多名合伙人成立广东天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竹子深加工,发展打造竹产业。
“公司主要业务是加工竹片作为造纸原料,供应江西、广西以及省内的广州、东莞等地纸厂。”陈嘉龙告诉记者,公司在封开县全资自营9家竹子加工厂,提供就业岗位380多个(其中固定用工80人),直接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
目前,该公司的竹片原料来源主要是收购村民种植的竹子。陈嘉龙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竹种源保护培育、租地种植等,并结合自有林场发展食用菌种植、禽畜养殖等林下经济。
“封开县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创。”封开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政府部门将坚决落实优惠政策,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广大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全产业链的LED车间
2020年10月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封开园区内迁来一家不起眼的LED生产企业——广东新佳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和封开县的帮助下,该公司很快达到满产状态,发展越来越顺,业务越做越大。
该公司从东莞市高埗镇迁移而来,专门研发、生产、销售LED照明灯具、LED汽车大灯、便携式储能电源、汽车线束等,产品主要出口至日本及欧美等市场。公司现有员工500多名,拥有101项专利技术,是一家构建全产业链的创新型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2亿元,贡献税收360万元。
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产品进行组装、检测、包装,挂脖式风扇、移动电源、广场照明大灯等产品,经过海关检查后就可装船出口。
“无论业务做到哪里,公司总部都会一直设在封开县,生产基地也不会迁移出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被封开县的“母亲式”关怀服务所感动,十分看好封开县的发展前景。哪怕入驻园区满5年后不再享受相关优惠,他们仍然会扎根园区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