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苏燕君 通讯员 冯铁成 邓杰语 杨玉玲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人民健康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尺。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公布2023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广宁县案例“铸就健康基石引领健康县区‘广宁风尚’”入选,成为广东省3个入选案例之一。

广宁县古水河郊野径徒步。 资料图片
近年来,广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理念,全面实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积极探索建立健康县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创建健康县工作以来,广宁县更是结合自身优势将全民健身运动、健康膳食等健康元素融入广宁县人民的生活,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成果,让全县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优化健康环境,夯实健康生活基石
近年来,广宁县把健康县城和健康镇(村)建设作为推进健康县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城乡卫生环境整治,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推动健康场所建设,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健康场所是建设健康环境的重要细胞。广宁县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健康村(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等健康场所建设,大力建设无烟环境,先后建成3个健康主题公园、5个健康步道,为广大市民群众打造在家门口的健康生活圈,有力夯实群众健康生活基础。

广宁县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检测等志愿服务。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摄
广宁县体训中心副主任陈少军说:“全县‘一池、一馆、一中心’均已面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让大家都用到更便利、更优质的运动健身场所。”截至2022年,广宁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78平方米。
在机关单位、村(社区)建设健康小屋,打通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广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又一创新举措。
在广宁县南街街道护国社区,健康小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配备了健康监测仪、血糖仪、运动器材、医药箱等设备,还设置了健康科普区。护国社区居民冯美霞坚持健身超过16年,以往她晨练完就回家,现在她会先去健康小屋一趟,测量一下血压血糖,了解健康状况。她高兴地说,家门口不仅有运动场所,还有健康小屋,大家可以随时监测健康状况,学习一些健康知识,“真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民举措”。
目前,健康小屋已在南街街道护国社区、江美村,宾亨镇宾亨社区,坑口镇坑口社区,洲仔镇洲仔社区等8个健康场所示范点投入使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贴心、更便利的健康服务,广宁县“人人关注健康”的良好氛围也日渐浓厚。
此外,广宁县各部门立足职能,齐心协力,推动全县健康环境建设日益完善。建设部门在城镇全面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公共卫生厕所,科学高效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水;生态环境部门对空气、噪声等污染源以及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市场监管、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四小”场所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镇街公共卫生设施……群众健康生活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优化健康服务,提升群众健康意识
药膳养生、科学减重、刮痧、艾灸、八段锦……近日,在广宁县中医院中医夜校课堂上,一众青年围坐在中医师身边,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感受中医理疗魅力。中医夜校的推出,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充电”,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医养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广宁县中医院新院康养中心的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推拿按摩等理疗服务。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摄
在广宁县中医院新院康养中心里,李婆婆正在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康乐设施进行保健训练,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广宁县中医院还为老年人提供推拿按摩、针灸、足浴、药浴等理疗服务,深度融合医疗与康养,满足老人健康需求。
中医夜校、康养中心是广宁县优化健康服务的鲜活例子。近年来,广宁县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把“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型分级诊疗格局,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并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培训班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举办健康素养巡讲活动,宣讲合理膳食、无烟生活、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科学运动等内容,将健康知识送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创新探索“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广宁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武术之乡。广宁县有武术龙狮团(队)1200个,参与人员超17万人,练武氛围浓厚,促使武术锻炼成为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运动方式。
广宁立足地方特色,创新探索“武术+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广宁县文广旅体局、广宁县武术龙狮协会结合广宁武术传统特色,创编广东省中小学洪拳操,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洪拳操大课间展示大赛,弘扬武术精神,并多年举办百头龙狮闹新春巡游、武术龙狮精英赛、乡村武林大会等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群众体质。

学生在进行武术锻炼。图源广宁发布
“广宁武术锻炼具有广泛性,没有年龄、职业、地域限制,非常适合推广。”广宁县武术龙狮协会相关负责人黄继坚介绍,今年,健康教育服务基地落户广宁县传统武术龙狮培训基地,探索“武术+健康教育”强强联合,让广大群众在学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提高健康素养。接下来,广宁县武术龙狮协会将充分依托培训基地的平台优势,通过举办武术培训班、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志愿队伍建设等方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武术文化传承和武术锻炼的队伍中,助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广宁县还是“中国厨师之乡”。广宁县人社局、卫健局、教育局联合开展广宁县“健康膳食”培训班,特邀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梁碧绿深度解读“减油减盐减糖”等健康烹饪理念。
“广宁群众饮食习惯重盐重油,不利于身体健康。”广宁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粤菜师傅+健康饮食”活动是广宁县推进全国健康县区建设的又一亮点做法。广宁县以“粤菜师傅+健康饮食”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开展培训教育、宣传教育的方式,将“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理念及工作技能传授给厨师和群众,在擦亮广宁“中国厨师之乡”名片的同时,倡导群众形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健康产业
广宁县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和首批林业生态县,森林总面积302万亩,森林覆盖率82.17%以上,其中竹林资源尤为突出,坐拥108万亩翠竹资源,是全国竹子之乡和青皮竹中心产区,为广宁县打造康养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以健康为出发点,广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开发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康养基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广宁县通过举办竹海大观森林康养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康养旅游,同时通过开发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将康养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广宁县注重将体育与健康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打造“体育+”品牌活动,先后举办古水河徒步大会、竹海200公里骑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宁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未来,广宁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康养产业与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广宁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