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永龙
回首过往,刘强还能深刻地感受到在2021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封开县南丰镇开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那份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年来,刘强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坚持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让群众听到党支部的声音,看到党员干部的行动,感受到村里的变化,他认为只有真正融入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才能找到乡村振兴的正确路径。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刚进村时,刘强发现村里废弃的泥砖房特别多,不仅影响乡村风貌,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此外,村里面路网也很不完善,晒地和停车场、路灯照明、垃圾和污水收集等设施也很欠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刚进村时,刘强发现村里废弃的泥砖房特别多,不仅影响乡村风貌,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此外,村里面路网也很不完善,晒地和停车场、路灯照明、垃圾和污水收集等设施也很欠缺。
党建引领促发展,“金凤有蛋”助增收。驻村以来,针对村里面几乎没有现代产业以及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的现状,刘强从零起步,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推动全村共连片流转土地500余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00多万元。同时还由村党支部领办、党员干部带头动员40户群众筹资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杏花鸡和肉牛规模化养殖。以及推动村集体出资开办了强村公司,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发展农文旅研学产业,推动群众以闲置宅基地入股组建园林专业合作社,在开展绿美乡村建设的同时发展绿美产业。产业的发展不仅给群众增加了收入,也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之前的每年2万元增长到3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
汇聚乡村治理力量,打造善治开明。刘强始终坚持党建赋能乡村治理,以“善治开明”积分超市为抓手,积极探索“网格化+积分制”治理模式新举措,并逐步推行到乡村治理其他方面:带动了全村群众210户加入积分制会员,带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水平;通过争取社会力量捐助资金,推动成立开明村教育促进会,建立奖教奖学基金,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推进移风易俗和建设文明乡风,持续推进将志愿服务、文体竞赛活动等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其他事项逐步纳入积分范围,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争当文明人”的行动自觉。
三年的驻村经历弹指一挥间,但刘强深深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他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把荣誉作为党组织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在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